“二十文一片!”
“这么贵!石头又不要钱!”
刘有山坐在凳上,用手挪了挪发酸的腿,耐心解释:“胖姐,这一块石片几乎和十片青瓦一样大,你想想,一片青瓦二十文,十片青瓦是不是二百文,我们这才二十文啊!”
石头是不要钱,可是兄弟们搬石头,切石头要力气啊,这把大铲刀也是钱哪。
“那我家要,要多少片来着?”
刘有山微微一笑:“胖姐,买我们的石片,加一点工钱,我们帮忙翻新屋顶地面哦。”
他指了指在一边场上的十多个敲打石头,搬运石片的挥汗如雨的壮汉:“诺,这么多兄弟,两天就给你整得好好的,免得你还要耽搁地里的活计!
按屋顶面积用多少石片,我们收多少的钱,翻新过程中摔坏的我们包换,不多花你一文钱!”
胖婶:“行,帮我翻新!”
刘有山在小册子上用黑木炭勾勾画画:“胖姐爽快,你家排在这个月底三十号,我们先收钱,再翻新,你看是不是今日把钱交了,兄弟们月底就过来!”
第20章 分钱
刘有山带着刘青青坐镇河边新家,接待来订购石片和打算装修的人家,刘慧兰和苏氏做饭,送水。赵二贵、桩子等人每日早早到刘家报到,吃完饭后分成两拨,一拨在后院削石头上山砍树晒梁,一拨出门帮村里的人家翻新屋顶。
村里人算了一笔账,三间正房,自家买石板翻新屋顶加铺地板,将近要三两银子,但需要自家上山砍树上梁铺瓦,打磨石块。若雇佣他们来,只要多出一两,一日的功夫就料理得清清爽爽,干净利落。
比如胖婶家赶时间,等不及,所以请了他们来施工。家里劳力多的,舍不得那么一两银子,买了石板回来,自家换顶,但做出来,总是没有他们做的大方美观。
也有家里宽裕且劳力充足的,干脆也去城里打了一把铲刀,学着刘家的样子,自己削石片卖。那已经是一月后的事情了。
四月二十八的傍晚,刘家堂屋里坐满了人:中间八仙桌坐不下,各自寻了个小板凳靠墙坐着,大家边聊天,边瞟着椅子上的刘有山,
他写写画画半天,舒了口气:“定下的人家,屋顶总算换完了,你们可以歇一歇。”
说完,他虚弱的咳嗽了一声。
虽然他没有下苦力,可是每日接待来家里的客人,也很费心神。
人人脸上闪过一瞬间的迷茫,订单做完了,那他们干什么。
赵二贵脸上带着愁苦之色:“是呀,青丫头,村尾赵钢,中村刘粮家也打了一把铲子,满河滩的找石头呢,快想个法子.”
刘青青摊手:“做不成就不做了呗!河滩上都是石头,我们还能挡着不给别人搬么!”清水沟村三四百户人家,舍得请他们出工换石头屋顶的十不足一。
像赵刚家里宽裕的直接打一把铲刀自己切,还有家里人口多的,寻个大页岩,一人拿一把锄头,慢慢撬,多费些功夫,总能攒些大块完整的,或者小块的也行啊。
今日的结果她已经预料到了。
刘青青笑嘻嘻安慰:“二贵叔,你们辛苦了整整一月,也该休息几日,我们算一算这些日子的账目吧!”
刘有山坐直身子,清清嗓子咳嗽了一声:“这些日子,我们共出门做了三十一家的屋顶,其中十一家铺了地板,合计赚得104两。”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屋里静悄悄的,一脸不敢置信,真的么,104两,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他们合计十个人,每人能分将近10两银!
往年冒着生命危险打猎,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堪堪能赚6两,才忙里一个月,竟然赚了10两,好激动,好开心!
只是一想到,以后不能再做了,就有些失落。
刘青青咳嗽一声:“阿爹,没这么多的,还要刨除开支!”
刘有山摸摸后脑勺:“这不是让大家高兴高兴,我们也是拥有一百两银的人,不比地主老爷差!”
屋里哄一声笑起来。
等大家伙停下,刘青青朗声道:“石头是河滩上寻的,不要钱,除了铲刀,还购置了斧头,绳索,砖刀等用了四两,每日的伙食费,早午晚三顿,吃了三十一天,合计用了十六两,还剩84两。
当时说好的,我们家出铲刀,算一个分子,我爹虽然没干活,但这门生意是我爹琢磨的,在家招拦生意,算一个分子,阿娘阿姐负责给大家伙做吃的,烧水煮茶,保证后勤,算一个分子,我们家占三个分子,各位叔叔有九人,合计十二人平分84两,每人可以分7两。”
“每日买菜的账本都在这里,各位叔叔随时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