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359)

作者:溜溜金雀 阅读记录

金人兵强马壮,战事只怕要僵持下去,粮草越多越好。”

他半句不提前线危险,深深看了刘青青一眼,坐上雪樵,手中绳索轻轻一抖,棉花黑炭打头,后面一溜带着口套的狗狗们,拉动雪樵飞速穿梭进官道中。

刘青青上前追了两步,张了张嘴,半天没有说出一个字。

官道两边都是高山白雪,所有人都是静悄悄的,北风卷啊卷,卷着雪花,遮盖了雪樵的印记。

不信神的刘青青双手合十,闭上眼默默祈祷:“老天爷,希望阿云能将粮草顺利运到边城,解决边城的燃眉之急,希望战事早日结束,恢复太平。希望阿云,能平安归来。”

等所有队伍消失不见,几个掌柜们看向刘青青:“刘园长,你一届小女子,筹集军需,亲送边境,你为大赵做的够多了,实在让我们一众汉子汗颜,以后,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唯你马首是瞻。”

“哪里哪里,王掌柜,李东家,孙少主,你们言重了,这些军需都是我们大家伙一起集的,也是百姓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是我们所有人的期望,希望早日打败金贼,我们能安居乐业。”

“你们九死一生去了边城,那边的情况你们也亲眼所见,危险与机遇并存,不如我们一起去认识些掌柜东家,筹集军需,准备准备,深入草原,如何?”

这是必胜的意思了,好兆头。

几人信心倍增,欣然大笑:“可!”

第179章 以工抵粮

议事厅内,郭守云合眼正襟危坐,双手按在膝盖上。若是不熟悉的人见了,只是以为他在闭目养神,只是,手背上凸出的青筋昭示着他此刻内心的不平静。

已经整整一夜,山脚下等着接应的士兵,等得冻僵了,他们几乎将雪山望戳个洞,却没有看到折回来的人影。

一次次焦躁的急报回来,统揽全局的他坐不住了。

难道上当受骗了,来的几人是金人的奸细?

这个念头已出现,就被他下意识的掐断。

不可能,来的几人是地道的赵国人,无论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仰或说话口音,无一不是地道的赵国人。

而且他们眼神中对金人的痛恶,对国泰民安的无限向往,骗不了人。

不是金人

的奸细,那便是政敌的手段,可是他们这样做,也没什么好处啊?

边城的粮食本就完了,即便他们不来,哄着军营将粮食让出去,军营也青黄不继,坚持不下去的。

所以,他们应该就是民间自发而来的爱国义士,许是回去的路上,又出了什么纰漏。

寒风从窗棂的缝隙里漏了进来,透过布料的空隙,往人骨头缝里钻。

郭志城打了个寒战,心也掉到了冰窟里。好不容易有了胜利的盼头,又生出这样的波折。他也是久经沙场的,决定不再坐以待毙,立刻采取措施。

“来人,召回山脚下接应的士兵,换两个百人队,甲队在山脚观望接应,乙队寻官道,尽量探一条进关的路。

集结先锋队,我们速战速捷,去吧旷野中的金人捉回来。”

每次都是金人抢大赵的粮食,反正也活不成了,这次,大赵要抢金人的粮食,也把他们作两脚羊。

&

幽深的峡谷里,两边是皑皑白雪高山,寒风呼呼的吹着。一伙灰色的身影静悄悄的在山谷里快速穿行。

郭守云不时扭头看向两边的的积雪,默默期望天再冷些,雪冻得更硬些。

棉花黑炭在最前面带路,一溜狗狗带着护嘴,拉着雪樵紧紧跟着后面。

快了,快了,他已经能看见前面广阔的平原。

郭守云激动得站起来,挥舞着手中的红旗,示意后面的队伍加快速度。

长蛇一般的运粮雪樵队伍冲出了峡谷,只是,棉花黑炭忽然站住了,发出准备进攻的低吼,郭守云眯眼细看,远处一排弓箭手是几个意思,难道中了金人的埋伏?

待看清对方的装束,原是边城的守军,郭守云俩忙安抚暴躁的狗子们,上前交涉。待明白是郭将军派来接应的士兵,忍不住和大家伙夸赞将军料事如神。

晓得将军已经集结部队,去剿灭旷野里的散落金人,立马催动运粮队,快速往边城赶去。

第一批粮草已经安全送达,总算是解了边城的燃眉之急,接下来一个月都无需为粮草问题担忧。

关上城门,郭守云当机立断将粮食堆放在城墙上,当着所有百姓的面,把一个个浑元的芋头丢进锅里熬煮,然后守着冒着热气的大锅,按照花名册,一个人领一个拳头大的土豆。

“父老乡亲们,关内的兄弟姐妹记挂着你们,筹集了无数的粮草军需,就在关内,管够,可是白雪封山,我们花费了无数力气,冒着雪崩的风险,偷偷运了这些过来,接下来我们一月都不会饿肚子里。可是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