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手后自己斟了一杯碧螺春,喝了一口润润唇,才道:“你莫要担心,我今日下学绕着城外走了一圈,多亏青华园的打谷机,乡民早早把稻谷打回家,棉花也摘了回去,地里只剩下土
豆没收。”
手里有铁有人,刘青青早早的命人做了一百架脚踏打谷机,纯铁钉打造的滚筒,上面画着青华园的图标,只要花上几个铜板,就能租借青华园的打谷机。
做这个不是为了赚钱,是为青华园打广告,让乡民知道熟悉青华园,有了需求,差个菜刀锄头什么的,第一个想到青华园。
郭守云深深看了眼,听说乡民们的粮食及时收获回家后,兀自高兴庆幸的刘青青,想起了书院里同窗们的谈话。
附近几个州府,入秋以后,晴了约摸半月突然开始下雨,南安府的百姓们用着打谷机,一日就能把自家田里的稻谷收回家,剩余的日子到地里抢收棉花。
而没有打谷机的隔壁西平府,百姓们收割稻谷后,全靠人力在石板上砸,效率极其低下,差不多要大半月,因为下雨,没能及时收割,不少谷子在稻穗上发了芽,眼看是吃不成了。
不仅如此,温如初非常强硬的要求府城百姓种植刘青青育苗的土豆,下雨的时候也能抢收,老百姓们把一车车拳头大的土豆拉回家,大丰收的喜悦弥漫在城里,大家都夸刘青青的观音菩萨下的送财童女,嚷嚷着要给她塑泥像立长生排位。
郭守云斟酌了半响,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由于她自己决定要不要阻止。
他觉得吧,塑像立长生排位什么的,太高调夸张了些,他不想她这样冒头,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
刘青青一听,也觉得百姓们太夸张了些。她有些嫌弃的撇嘴。
郭守云解释:“有了西平府作对比,所以南安府才会对你感恩戴德!”
现在大家伙都缩在家里头,许多人自发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一面烤火吃着土豆,一面弹棉花准备冬衣。
吃得饱穿得暖,仓库里堆得满满粮食,才有闲工夫弄这些。
刘青青眼珠子转了一下:“封建迷信要不得,不如,我们找点其他事给他们做呗!比如听戏说书什么的!”
“你的鲁宾寻游记,神秘又瑰丽,改改呗,让说书先生去每个村里说去!”
刘青青凑到他耳边,聊聊而谈:“在改动的时候,重点突出鲁宾寻与野兽战斗,多亏了他随身携带的君子剑,才虎口逃生。
还有还有,得加个女主上去,最好是被地痞调戏欺负的美貌小娘子,鲁宾寻见义勇为,和地痞打斗,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磕坏了自己的君子剑才打败地痞,救出小娘子。
小娘子跑遍整个大赵,才从南安府青华园寻到一把满意的君子剑赠给他,鲁宾寻担心她再次遇到地痞,也送了一把淑女剑给她,恰好两人的剑是一套,就此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郭守云懵逼状态:“这么写,没人听吧?”插广告插入得太刻意了。
刘青青成竹在胸:“不仅人们爱听,还爱看!”英雄救美,因缘巧合什么的,最是让人喜爱,里头的重要定情信物君子淑女剑,会成为人们追相模仿的必备婚礼配件。
“我们先让说书先生去讲,再寻几个画师把故事画出来,放心吧,人们会喜欢的!”
她,摩拳擦掌,准备进入文娱业!
第169章 充实的过冬
南安府的冬日是暖和的,除了今年。几乎不下雪的南安府,进了腊月,便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路面上积了厚厚一层,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
没见过雪花的小孩子们,穿上厚厚的衣裳,跑到雪地里疯玩,堆雪人、打雪仗,那些书本上的东西,终于亲自感受到了。
不同于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家庭主妇们担忧着寒冷的天气,孩子会不会生病?急急忙忙翻出秋日收获的新棉花,把对儿女的爱全缝进一针一线里,最后套在自家孩子身上。
对于忙绿的女人们,不少男人忧虑重重,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庄稼老把式,更是不停的唉声叹气。
南安府冬暖夏冷,这样的寒冬,让田里的蚕豆,可怎么活啊!
有很多颇有家资的富户,已经开始掏空家底买粮储存,导致世面上粮价一路飙升。
粮商对于价格更是敏感,囤积粮食等待奇货可居,导致粮价越发高攀。
温如初急得直跺脚,他有心从其他州府买粮来平价,给穷人们一条活路,可惜,南安府相对于其他州府的粮食,粮食已经算是最充足的,粮价也是最低的。
他一筹莫展之际,郭守云请见。
温如初一直记挂着刘青青,她因生病闭门不出,再加上小娘子这几年长大了许多,虚岁已经十五,他也要考虑避嫌什么的,不好去打扰,只是让自家夫人孩子前去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