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28)

作者:溜溜金雀 阅读记录

赵垚:“……”

人已经十六了,是个大男人,凭什么不能喝。

徐氏拉住他:“你今日还要上值,喝酒找上峰骂呢!”

赵垚:“……”

三个老男人贱兮兮的笑,这话他不信。不过,上值不能喝酒是真的,那他便多干点菜咯,这么可口的菜,让他们吃不着。

吃得见了底,众人才一人舀了一碗鸡汤,一入口,姜老大夫惊叹:“好哇,你个臭丫头,又把我从南疆弄来的三七根拿来做菜!”

骂完,咕嘟咕嘟喝完,又盛了一碗。

众人看见这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人抢了一碗,汤碗便见了底。

赵二贵:“我还道鸡里面这些细根是调料,原来是三七根啊!”

别说,乱成一团乱麻的三七根与鸡一起炖,油腻的鸡汤变得清爽,入口是淡淡的苦香,而后便是一种时有时无的甘甜。

大家伙吃得油光水滑,对刘慧兰给予高度的评价,勤快能干从他们嘴里不住的蹦出来。

厨艺被夸得天上仅有的刘慧兰小脸红彤彤的,她明明就是和家里一样的做法,平时也没听阿爷他们这么肯定啊。

仔细一想,唯一的区别就是,配菜是二妹组合的,还不停的在旁边喊放油放糖,她一边炒菜一边心惶惶。得出结论:二妹果真天生就擅长吃,随便把几样食材放在一起,就能激发出彼此最美的味道。

天生擅吃的刘青青:“……”

不是我擅长吃,这是无数菜谱堆起来的经验。

可喜的是,饭后,病号刘有山终于醒过来,在刘青青指导下,刘慧兰煮了三七鸡汤小米粥,刘有山喝下后,可见的精神了许多。

徐氏夫妻和赵二贵放下心,告辞回村,留下刘慧兰姐妹在此照顾。

刘青青非常感激两家人,把剩下的半盆油渣子分成三份,一家一份,还有一份和半袋碎米请徐氏带回去给家里的苏氏和幼妹,顺便捎句口信,叫她们安心。

第14章 是什么,破碎了

半月后,便宜爹终于“出院”了,辰时,刘青青雇佣的驴车等在姜家小院门口,姜老大夫摸着肚子上多出来的肉,拉着他们依依不舍,眼含泪水:这半月来,刘慧兰随手把一些食材放在一起,就成了无敌的美味,他可耻的吃胖了一圈。

一想起以后又要恢复满城寻吃的日子,花费贵还不一定合口味,他这心就哇凉哇凉的。

他瞥了一眼帮忙帮东西的人影,心底冷笑,这厮每日来蹭吃蹭喝,同样是肉,赵垚的全长在手臂肱二头肌上,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么!

听说刘家今日回村,赵垚请了一日假,特来相送,还带了两个同僚,三人板着脸,同样的身材魁梧,全褐短打,一副不好说话的样子。

在姜老大夫的靠门远眺,有空常回来的不舍中,驴车晃晃悠悠出发,经过了一天的跋涉,终于在申时(下午四点)到达了清水沟村。

赵垚与同僚帮忙把刘有山抬进了耳房,板着脸搬下刘家的行李,兀自去到村长阿姐家,阿娘记挂外孙子,叫他带了些玩意来。

高大健壮的丈夫,坐着依靠枕头这个简单的动作,都要靠几个后生帮忙,苏氏悲从中来,哇一声趴在他身上嚎啕大哭:“当家的!”

她胸中很矛盾,一来欣慰丈夫性命无虞,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去山里打猎,让她牵肠挂肚,二来忧心一家将来的生计,惶恐无助,一切的复杂情绪糅杂在一起,像有千言万语,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能化作简单的三个字!

因还不到饭点,刘老头带着大房夫妻和刘宝栋下了地,宋老太手捏着一只小竹条,监督刘巧儿打扫院子,就连只会玩耍的刘宝强都被宋老太赶着去喂鸡。

不动不行,阿奶这几日脾气大得很,一言不合就上竹棍抽,刘宝强可怜巴巴的摸了摸屁股,他不想喂鸡,想到外面玩,使出往日撒泼打滚的绝技,宋老太不蒸鸡蛋羹哄他不说,还狠狠抽了他一顿,现在还疼呢。

他嘴里嘟囔着,都怨二叔不小心受伤,怨刘慧兰她们矫情去城里看病,怨她们不干活,阿奶心里不舒爽,才抓他们来干活。

宋老太瞅着刘巧儿扫个地还要带着面纱、顶着帽子,手臂挥两下就要揉一揉,太阳穴一抽一抽的疼,大孙女算是被王氏给养废了,这么个惺惺作态,哪里像是农家的姑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城里的千金呢。

戏文里说的啥,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她也不看看,她老子娘是地里刨食的,就这样,哪家敢来说亲哦!

她正头疼这刘巧儿的婚事,门外传来一阵动静,她丢了竹棍跑出去。

当她看

到牵挂的二儿子,行动靠人抬,心不住的往下沉,颤抖着声音询问:“儿呀,这是咋的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