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211)

作者:溜溜金雀 阅读记录

刘青青将虎笼的钥匙交给刘有山,让他亲自照料,她收拾了东西,和郭守云刘慧兰一起去府城。

她们没有坐船,而是驾着马车。

车内装了各种食材和行李,刘慧兰和刘青青坐在车里养神,外面赵垚和郭守云轮流驾车。

这是第一次从陆路走,刘有山不放心,请了赵垚亲自护送。

一行人安全到达府城,依旧住在张和五进的院子中。

洗去风尘,刘青青和郭守云马不停蹄去拜见卢雪樵。

卢雪樵好久没见刘青青,留她们吃晚饭。

刘青青立马把带来的腊味给了管家,说是她亲手做的特产,一定要师父尝一尝她的手艺

两个孩子,其实他更喜欢刘青青些,小姑娘心眼活,有眼色,对比下来,郭守云稍微内秀了些。

他有些时候也在遗憾,为什么刘青青不是个男孩子呢,这样,一定能成就一番功业。

刘青青巴拉巴拉不停的说,打断了他的走神:“师父,我们给你带了一张熊皮,是阿云去山上机缘巧合得的,冬日的时候,你铺在椅子上办公,啧,又暖和又威风!”

郭守云张了张嘴,她这话又歧义,好似再说,黑熊是他打的一样。

卢雪樵看见完整的黑熊皮,推辞的话,实在说不出口,没有哪个大老爷们,能拒绝这样的礼物。

对郭守云多了几分喜爱,这孩子虽然内秀,不太喜欢说话,但是个有心的。

刘青青笑嘻嘻又捧出些棉手套棉帽子棉袜,还有各种棉花做的玩偶:“师父,我们这里没有地龙、火炕,冬天又湿又冷,很难熬的,这些是我用我们家自己种的棉花,织的棉袜棉手套,吸汗又暖和,您穿上袜子再穿鞋就不容易冻脚了!”

卢雪樵眼角抽了抽,这孩子,送礼送得这么自然,却又符合心意。

瞧瞧,不仅给他准备了礼物,还给家属准备了,考虑得很是周全哪。

重要的是,全是他们自己做的,是心意,是土特产,他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他本是上京人士,来这个地方已经三年,好东西自然不缺,袜子用的是绸袜,御寒是貂绒大裳。

就像她说的那样,此地没有火炕,也不用地龙,冷天很是难熬,一不小心就起了冻疮,痒得难受。

他是成年人,忍忍就过去了,但是家里的孩子老人,每到冬天,日子过得不舒心,去年夫人多有抱怨,这事他记挂在心里。

刘青青好似一无所觉,笑道:“师父,你莫要觉得棉花便宜就嫌弃,其实棉花比丝绸,更要吸汗呢!”

卢雪樵本来想打发他们进去二门内见见自家夫人,主要是他一大老爷们,和两个孩子在这里谈穿什么,不太合适。

不过,听了她这话,立马打消了这个主意,好奇的问:“怎么个便宜法?”据他所知,棉布,价不比丝绸,但真心算不上便宜。

刘青青掏出自己的小本本:“世面上的棉花棉布,都是从其他州府运来的,所以价格偏高。我们家种下来,一亩地最少能产一百二十公斤棉花,最高能产一百八十公斤棉花。”

卢雪樵心内一换算,一公斤棉花市价在一百文左右,天哪,一亩地种棉花,竟然能赚十两银子。

对于城里的富户,十两银子只是一顿饭钱,但是,普通人家,十两银子能够一年的开销。

他呼吸急促了几分:“种棉花,真能一亩地赚十两银?”

刘青青解释:“师父,世面上棉花价贵,一亩地赚十两银是可以的,但是,若种植棉花的农户多了,棉花价格降了下来,肯定赚不到那么多!”

不过,仍旧比种稻谷划算。

卢雪樵嗯了一声,耕地是有限的,要是百姓们都来种棉花,那吃的,可就不够了!

刘青青好似他肚里的蛔虫,悠悠道:“师父,棉花种在地里,不能被水淹!”

她热情的邀请卢雪樵去他家的做客:“师父,等过了鹿鸣宴,您有空休沐,不如去我们家散散心。我们家虽然在村子里的,但山清水秀,别有一番诗词画意呢!

刘青青在他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就看他好不好奇了。

第106章 鹿鸣宴

卢知府好奇,相当的好奇。

民生两件事,吃饱穿暖,是压在他心头的两座大山。

富贵人家不缺吃喝,不缺衣服御寒,大毛衣裳山珍海味轮换来,在同一片土地上,更多的百姓能奔个温饱,有一件山羊褂子已经是殷实的人家。

穷苦人家只能在夏衣里续上厚厚的芦苇花,可是那东西,看着厚实,却一点也不保暖。

南安府每年都要冻死一二百百姓。

南安府地处西南,天气炎热,春夏植物生长旺盛,他曾设想引种桑树养蚕,鼓励民间织布,算下来,比起种植水稻,一亩田能提高一倍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