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婶询问捆着稻草的刘青青:“这些草不要了么?”多浪费呀,可以带回家喂猪。
刘青青笑道:“要啊,一捆一捆扎好立在田地里,等晒干后再来拉,轻巧多了!”
不大一会,他们就收割完一亩田,照这样下去,一日收割二十亩毫无压力。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用了他们家的这个盒子,秋收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心思活泛的,已经转开了,挤到前面拉着刘青青手:“阿青,把你家这个盒子借我们用一天呗!”
刘青青扒拉着手指头笑道:“胖婶,这个不叫盒子,叫打谷机,我去府城花大价钱打造的,不是不借你,里头用了许多精铁,精密的凑在一起,一不小心弄坏了得请府城的工匠来修。这样,满仓叔已经学会简单维修打谷机,不如聘请他们打谷队帮你们家收割稻谷。”
“多少钱一亩啊?”
“五十文收割一亩。”
“这么贵啊?”
“婶子,钱不是这么算的,你想哇,他们一天就能帮你家把稻谷收完,若换了你们自己来,是不是得五六天,多出的五天,买肉买菜也不止这点钱,而且这天气也不知道哪天就下雨,把谷子尽快弄回去晒干存放,心里才踏实不是?”
去年自己男人,因为秋收挑稻子的时候扭了腰,整整吃了一个月的药。胖婶止不住的心疼,这把年纪,不稀罕男人,主要是肉疼买药钱。
而今年只用在家等着收谷子,想想都挺美,她立马拍板:“行,阿青,你帮我告诉满仓,让他明日去我家田了收谷子啊。一定啊,别忘了”
这样的对话重复了无数次,刘青青掏出随身的小本子,一家一家记下来。
第一日刘青青招揽生意,后面换成刘有山,他骑着小矮马,到田埂上统计亩数。
刘有山之前的护苗队,改头换貌变成了收谷队,总共十台打谷机,每队配二十个人,十五个妇人,五个汉子组合,
以秋风卷落叶的速度,快速的抢收。
打谷队用的全是清水沟的村民,等收完稻谷统一算账,每一个工40文钱每天,也就是说,清水沟的村民往年累死累活忙一个月,只收得掉自家的稻谷,今年呢,花点钱,一天就能把稻谷收回家,留一个人翻晒,剩下的劳力应聘到打谷队,没有往年劳累,但事情做完了,还能赚点钱。
清水沟村打谷队在常平县快速蔓延,队伍越来越大。
腾出手的刘青青采购了大批的蚕豆,选种催芽。
常平县的地处南方,收割了稻谷的水田,插种上蚕豆,来年开春,又能收获一波粮食。
刘青青买来一批蚕豆种子,选出其中大颗饱满的,按照往年的习惯泡在草木灰水中,再悄悄兑上自己的小水枪。
等蚕豆种子胀开个缝,露出一个肥敦敦的牙尖,就能插种。
一般来说,牙尖越肥厚,代表着这颗豆子将来的生命力越强。
苏氏看到刘青青育的种,大吃一惊:“我们家风水果然是好,我头一次见到种子出得这么整齐精神。”
打谷队打完谷子,刘有山顺便把刘青青育好苗的豆种给主人家一看:“我们家从府城购买回来的优质豆种,可以提高亩产量喏,要不要来几斤?只要十文钱一公斤。”
只要看见他们家的豆种,没有不喜欢的,自己买的种子也要十文钱,买哪里的不是买呢?
刘青青的蚕豆种子又大卖了一笔。
她大批量的购买蚕豆种子,只要七文一公斤,被草木灰水泡过的蚕豆种子,一公斤能泡到一斤半,卖15文,相当于赚了个对本。
她赚到了钱的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知道她家帮忙秋收,出售的种子质量好,村民们争相上门预约或订购种子,其他村子往往是村长或族长上门,无形中和各村村长族长混了个脸熟。
最重要的是,因为频繁使用小水枪,刘青青模模糊糊感觉,她的小水枪要升级了,但总还差一点契机。
她没有资料可查,没有先辈可以请教,只能自己摸索,因为大批量的使用小水枪才让她摸到了门槛,她越发不停的使用小水枪培育豆种,每日吃下的食物,是原来的两倍,还一直感觉到饿。
因她食量变化太大,倒把苏氏吓了一跳,压着她去县城看大夫,大夫再三的保证,她只是到了青春期,正在长身体,所以能吃,身体棒棒的,大家才放了心。
回到家的刘青青琢磨着,她现在,看一眼蚕豆种子的品貌,就能熟练兑上合适的小水枪营养液,那要是换一换种子呢?
秋收后,水稻田里插种蚕豆,旱地可以选择的更多:小麦、豌豆、荞麦、青稞,还有木薯等都可以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