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174)

作者:溜溜金雀 阅读记录

刘慧兰满心都是今日赵垚帮她的事,心不在焉便放下了车帘,压根没看到他。

赵兴冬顿时有些挫败,他下意识的扯了一下缰绳,马匹哒哒走了两步,掉到了路边的水沟里。

刘青青愣了一下,笑道:“美仙婶子,让车就让车,怎的还把车弄到沟里,这让我们多不好意思!”

许美仙站在路边,看着水沟里的儿子,和散落一地的箱笼,一张脸青青白白来回变换,牙缝里喷出几个字:“你们先走!”

刘青青淡然一笑,招呼大家回村进屋。

她回望着身后的母子两人,许美仙正指着垂头丧气的赵兴冬破口大骂,她扭过头,不经意的询问阿喜:“赵兴冬媳妇家在府城做什么营生?”

若她没记错,后面几日薛文豪那厮中断路线,他们家竟然能把府城的月饼送到常平县,除了家里干运输的,她想不到其他营生了。

她正打算收拾车马行,就在这里遇到他们家的未来女婿,是不是冤家路窄?

回到家归置好箱笼,刘青青抱着棉花黑炭揉了半响。

顺便到后院看了看大妞二妞还有大青驴。小动物们对她回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然后便是一一分发礼物。

刘青青给大家准备的礼物实用经济,每人一身时兴的布料,刘鑫家大宝儿,未出世的小宝宝也有。

阿喜等喜滋滋的抱着,一面计划着做件什么样的衣裳,一面听她们在府城的际遇,

接下来便是汇报各自负责的事物。

刘有山挺着胸脯笑道:“我们护苗小分队给十里八乡的百姓们驱虫,赚了一千八百两,库房里的毒蘑菇全部用完了,库里只剩下鲜菌子。赚得钱,恰好平了鸭子和菊蓟的费用。

只是还欠着村民们一大笔菌子钱呢。”

刘青青笑笑:“没事,我们去府城赚了一笔,我带了两万两回来。”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两万两,是他们听错了么?

刘青青没有说青华园的事情,解释道:“我们月饼新颖味道美,大卖太正常了,等月底,人人都有大红包奖金。

而且,最幸运的是,阿云被知府大人看中,收作了学生,这次回来,他收拾收拾就去府城读书。”

什么,知府大人的学生,大家艳羡的看着郭守云,不晓得他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其中赵刚脸上最是复杂,郭守云是他启的蒙,从一开始的白玉盘都不理解,到现在能将四书五经随意背出来,进步之大他感触很深,他暗暗发誓,晚间再多读一个时辰的书。

目光焦点的郭守云有些不适应,习惯性往刘青青身后躲,却想起来,以后他要学着一个人面对,要为阿云撑起一片天空,红着耳根子挤了一下嘴,算是回应。

刘满仓红着脸急急忙忙道:“东、东家,棉花地里的棉花都变成

了白色,什么时候采摘?还有田里的稻谷已经低了头,今年喷了药,空穗的少,产量高,这么多的田地,是不是我先预定二十个短工?”

收割稻谷是力气活计,他在心里琢磨着去请哪家的汉子。每到秋收的时候,一家壮劳力,百家求,去晚了请不到人。

听到棉花成熟,刘青青大喜:“是该多请几个,请十五个麻利的女工,五个男工就够啦!”

刘满仓有些焦急:“小东家,你不晓得,收割稻谷是个力气活,五个男工恐怕不够。”需要先把稻谷割下来,然后拉回家,趁着日头好在石头上把稻谷摔下来,一天下来,五大三粗的大男人都累得够呛,妇人哪里干得下来。

刘青青笑道:“没事,你按照我说的办,我从城里买了些器械回来,收割稻谷不用那么费力。倒是棉花,必须尽快采回来,免得下雨发霉。”

她已经迫不及待盖新棉被。

等安排好这些事物,几人抱着自己的布料,喜滋滋回家准备做新衣。

苏氏把放在井里湃着的葡萄拿出来:“快吃吧,最后六串,那会才从藤上摘下来,都洗干净了。”刘青青去府城的时候已经成熟,采了两筐去,赚了一笔,剩下的留着给他们过节,苏氏却还省着,一串没动,等他们回来一起吃。

刘青青含了一个,脆甜清香,摘了两个塞到趴在一边尾巴摇成风火轮的棉花和黑炭嘴巴里。

家里的葡萄树在她日日不缀的浇灌下,突变长成了阳光青提,真是意外之喜。明年可以剪枝培育更多。

她拍拍两小只的脑袋:“明年让你们吃个够!”

她笑盈盈递了一个盒子给苏氏:“阿娘,这是特意给你准备的,快戴上看看。”

苏氏呵呵一笑,接过来一看,金丝打造的两个圈,拿在手里疑惑不解:“这是什么首饰,从来没见过?还是黄金的,得花多少钱!”她心疼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