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乱捡哦,菌子里只有少部分能吃,我们的菌子都是多年经验的老农捡的,还请了大夫验毒,所以我们的菌子才是安全无毒的!”
“南安寺的菌子提供素菌子,若想尝一尝荤菌子,可以到城里的青华楼,就在城里美食街中段,特别近。”
“所以,去青华楼吃菌子罢,各种菌子齐全,味道鲜美香浓,方便又安全!”
三天下来,刘青青借着南安寺,将青华楼的名声打了出去,还没开张,便有许多人期待起来,素菌子这样美味,那荤菌子,是个什么样的味道?
智能对于她借机打广告的事一点也不生气,主要是,刘青青给的太多。
因为刘青青的见手青,贵人轻微中毒产生幻觉,在幻境中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对南安寺心怀敬畏,没有砸了山门,让南安寺在南平府各大寺庙中,成了大哥般的存在。
因为刘青青的点子,南安寺今年来的香客人数,是去年的两倍,而且大手笔的买寺庙提供的纸车纸房,捐赠香火钱。
反正赚得锅满盆溢,看智能走路带着笑便能猜出一二。
至于赚了多少钱,老和尚总是谦虚道:“仅能糊口而已!”
信你个鬼,当时说好的菌子酱一万罐,鲜菌子三千公斤,七月十五中午就全部卖完,又紧急补货菌子酱一万罐,二千公斤鲜菌子。
也就是,仅仅三天,刘青青通过南安寺,让青华楼变得家喻户晓,还卖了两万罐菌子酱,五千公斤鲜菌子,合计流水1100两。
第66章 供不应求
菌子因品种口感不同,做成了不同的菌子酱,做法大同小异,都是菌子洗干净后高温油炸再配上佐料。
主要分浓香味,香辣味,麻辣味。
统一卖三十文一罐,但含量却不相同,鸡枞这样口感无可挑剔的菌子,撕成细细的丝,放了一两,因菌丝之间空隙大,看着也是一大罐,而鸡油菌这样口感稍微差一点的,便放了二两菌子,非常实在。
至于名贵的菌子,比如松茸,黑松露,羊肚菌,干巴菌,只在青华二楼包厢,订购全菌宴才吃得到。
若二楼针对的是不差钱的顾客,那么一楼面向普通百姓,卖的是菌子盖浇饭。
准备了一个双层五格铁盘,下面装着热水,上面是炒好的菌子,每位顾客只可以选择一种菌子,满满舀一碗,米饭米汤放在大厅,凉菜咸菜,卤豆腐等,随意取用,只要十二文一位客人。
刘慧兰调到青华楼,做了主厨,招聘了三个厨娘打下手。村子里菌子酱的制作交给阿喜和大春负责。
七月十八,宜开市。
随着炮仗的噼里啪啦声,掀开的红绸露出了青华楼的匾额,落款是温如初,竟然是知县亲自题的匾。
刘慧兰领着三个厨娘,二十个服务员,穿着统一的蓝底制服,笑盈盈站着门口,刘青青站在台阶上朗声道:“各位叔叔伯伯,婶婶姐姐,青华楼今日开业大吉,请大家捧个人场,只要进门吃饭,每人免费送一杯红糖芝
麻冰粉哦!”
姜老大夫领着一档滚圆身材的人冲了进去:“快,把招牌菜弄一桌来!”他吹嘘了好几日,大家都不信他,今日让这些老朋友,晓得什么是人间美味。
温如初没亲自到,史居正领着个小童,笑盈盈走了进去,热络的和刘青青打招呼。
粮食铺子,铁匠铺子,木匠铺子,车马行等,都派了二掌柜上门捧场,刘青青招待上了二楼。
赵垚怕有人找茬,叫了一伙同僚,站在街角虎视眈眈保驾护航。
只要长眼睛的都知道,青华楼背景深,不要去招惹。
不一会,菌子的浓香便飘了出来,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一面不住的咽口水,一面叽叽喳喳讨论:“听说才十二文一人,不如去尝一尝?”
菌子酱已经那么香,不晓得鲜活的菌子,是什么样的味道。
刘有江混在人群中,用力拽着慢吞吞的刘瑞和方宝珠,摇了摇手中的钱袋,言语里都是急切:“快走,闺女,我们三人一人点一样,便吃到三种菌子,南安寺三样菌子要二百多文呢!”
百姓已经接受青华楼菌子无毒,再被刘青青安排的这些托,立马情绪感染抢着进门。
一楼全部坐满,二楼也坐了三桌。
幸好一楼的菌子已经提前煮好,只要客人打餐就行。
吃饭的客人被惊到了,每人选任选一小碗菌子:鸡汤青头菌,爆炒牛肝菌,肉末花红菌,火腿铜绿郡,或者猪骨荞面菌。
虽说只有一小碗,但有肉啊!
还有,白花花的大米饭,竟然不要钱,还有一旁各种咸菜:白生生的折耳根,青脆的黄瓜,碧绿的韭菜,颤巍巍的嫩豆花,酸甜的胭脂蒜头,辣得人流泪的葱白丝随意取用,只要不剩,全都免费吃,想吃多少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