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118)

作者:溜溜金雀 阅读记录

刘慧兰手脚麻利把锅里温的菜一样一样端到大圆桌上:“饿了罢,快来开饭啦!”

翠翠委屈的抱着四把火把,跟在刘青青屁股后面:“二姐,你怎么才回来,我等你们一起抬火把呢!”

刘青青洗了把脸,顺手把毛巾递给郭守云,他也不嫌弃,就着一盆水洗去一路风尘和奔波。

刘青青捏了捏翠翠鼓起来的小脸:“知道啦知道啦!”

一家子有说有笑围坐在大圆桌上。

衙门里宰牛的时候,刘青青找史居正弄了一块肥瘦相间,约摸三公斤重的牛肉,还饶了一块牛骨,从县城里的冰铺里买了冰冻起来,打发郭守云送了回来。

桌子上满满一桌菜,最让她惊诧的便是肥牛卷,想不到阿姊竟然做出了她要的效果。

大骨头熬煮了一整天,油脂骨髓全部溶到了雪白的汤里,添加长长的酸菜,辣辣的黄姜,白色大蒜,翠绿的芫荽等,下面架上炭

火,淡黄色的牛骨汤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泡,散发出又酸又辣的浓香。

而肥牛肉被刘慧兰切成片盘成卷整齐码在绿色的生菜叶上,还有红得流油的蒸咸鸭蛋,考得焦脆的鸭子,脆生生焦黄的蚂蚱干,韭菜鸡蛋饼,卤毛豆。

刘慧兰每人倒了一杯甜甜的豆浆,刘有山端起自己的米酒,意气风发做了开饭前的发言:“我们家越过越好,是全家人一起努力的结果,大家辛苦啦!来,干杯!”

苏氏掐了他一把:“你少喝些!”

扭过头夹了鸭腿放到刘青青和郭守云的碗里:“特别是青青和阿云,你们这些日子来回奔波,快多吃些!”

她为什么深更半夜还要跑回家,这便是答案,因为家里有阿爹阿娘、阿姊、阿妹,所有人都在等着她们。

刘青青把金黄色的鸭腿给翠翠,端起肥牛肉的盘子让大家夹:“我们大家都辛苦,大家都为这个家过得更好努力!来,我们一起吃!”

每人夹起一片薄薄的肥牛肉,伸到锅里从一数到十,便把牛肉捞起来。

肥瘦相间的薄牛肉被滚烫的酸汤一煮,从鲜红色变成咖啡色,入口又嫩又滑,中和酸汤的酸,黄姜的辣,花椒的麻,不同层次的味道在口腔里爆发,让人大汗淋漓,浑身舒畅。

刘有山感叹:“不愧是牛肉,确实好吃!”

苏氏笑道:“我跟了你十多年,今日头一次吃到牛肉,还是靠我几个闺女!所以说,还是闺女好!”

刘有山:“这话说得,我可从来没说闺女不好。再说,没有我,你哪来的闺女啊!”

刘慧兰微笑着听着,不时添菜到锅里煮。

阿云仔细啃完鸭腿,尝了一口牛肉后,爱上了这个味道,却有些讨厌里头的花椒,正专心的一颗一颗挑走花椒,自己吃一块,放一块到青青碗里。

一家人一边吃一边嘻嘻哈哈斗嘴,翠翠悄摸摸把鸭腿藏了一个到袖子里,伸到桌子下给两小只。

小机灵鬼!还以为大家不知道呢,其实都装作没看见。

刘青青小口小口喝着浓浓的甜豆浆,觉着,这才是生活的味道。

吃完饭,苏氏和刘有山收拾桌子,将她们推出去:“行啦行啦,你们快去抬火把,夜深露重,去后院走一圈意思意思。”

刘慧兰面上挂着腼腆:“我就不用了罢!”

刘有山板着脸,将火把点燃塞到她手心里:“胡说,你们都是小孩,快去!”

四人从高到矮,后面跟了吃饱喝足的两小只,抬着火把顺着后院池塘巡视了一圈,即将燃尽的火把放在院门口,苏氏走上前,拿了个小锄头在抓:“一抓抓回家,我家蕙兰快回家!蕙兰,回来没?”

刘慧兰脆脆道:“阿娘,回来啦!”

“二抓抓进门,我家青青快进门!青青,进门了没?”

刘青青笑笑:“阿娘,进门拉!”

“三抓抓入屋,我家阿云快入屋!阿云,入屋了没?”

郭守云清朗的声音传来:“阿娘,入屋了!”

刘青青挑挑眉,笑着看了他一眼,他终于融入了这个家,之前他都是称呼刘有山和苏氏您,现在叫阿娘。

苏氏忙着继续为孩子们招魂:“四抓抓入怀,我们家翠翠进阿娘的怀,翠翠进了没?”

翠翠奶声奶气抱着苏氏:“阿娘,我抱着拉!”

苏氏把她推给蕙兰抱着,从几个孩子手腕上剪下端午节带上的彩绳,放到火把的余烬上烧灭:“我们一家都到啦,火神大人赐祝福,全家平平安安,全家长长久久!”

众人看着彩色的绳索在橘黄的火苗里烧化,虔诚的对着火把跪拜。

祝全家平平安安万事兴隆。

六月三十,刘鑫和赵垚联袂而至。他们捧着账本来找刘青青对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