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肉,回家!”谢韵仪兴奋的告诉易天赐,“咱们早饭回家吃!”
赶一晚上路的困倦,在看到青石县熟悉的铺子时,林染倍感亲切。
“秀才们回来啦!”杨夏才出铺子,就看到了熟悉的,满满当当的驴车。
她笑呵呵道喜,“你俩中秀才的消息,昨天就送到县衙了。衙门前的告示牌上,贴着你俩的名次呢。阿清真厉害啊,第一名!阿染也是,一次就考过了。”
林染淡笑:“运气好,侥幸过了。”
杨夏心里也是这么想的,面上却摇头:“还是阿染有真才实学,要不然,侥幸的怎么不是别人?”
谢韵仪:“杨夏姐,我们出门好多天,阿娘阿妈该等急了,改日再聊。”
杨夏挥挥手,笑道:“快回去吧。”
路过杂货铺,谢韵仪下车,买两袋子糖块。
易天赐催促:“买肉买肉!”
想着过两天得办席,林染没让易天赐多买:“够这两天吃的就行。”
易天赐要了一只羊,半扇猪:“阿染姐姐这几天,都没吃好。吃不完的,做成肉干。”
这可是她第一次去阿清姐姐和阿染姐姐家,要带上门的礼物。务必要让阿娘阿妈一见面就喜欢她,少了怎么行?
谢韵仪笑眯眯道:“咱们中了秀才,姑姑一家肯定会过来说话。咱们请她们在家吃晚饭,顺便把天赐介绍给她们。”
她还记得,阿染说中了秀才,就请阿萧姐姐和江雪姐姐做事呢。
以姑姑的急性子,肯定会在饭桌上问起。
哼,她倒要看看,阿染要做什么重要的事,都打算不陪她去参加乡试和会试了!
易天赐:“那我得给姑姑家,也带一份礼物。”
林染:“日后再说。”
谢韵仪嗤笑着瞥了易天赐一眼:“你只是一个暂住的客人,适可而止啊!”
易天赐:“那好吧。”
她只是太激动了。
阿清姐姐只要提到,眼里就会下意识带着笑的家,她来啦!
林春兰和林秀菊早早起来,吃了饭也没心思去地里,不时张望下村口。
俩孩子去了二十多天,她们天天算着日子,盼着人回来。
尤其是昨儿傍晚,去县城卖豆腐的人回来,喜气洋洋的来家里报信:“阿清和阿染,都中秀才啦!”
虽然早有准备,林春兰和林秀菊仍然脑子懵了好一会,才云里雾里的追问:“咋知道的?”
卖豆腐的人,七嘴八舌的回复。
“县衙的告示牌上贴着了!”
“听说这是朝廷的驿站传过来的消息,阿染她们估计还得一两天回来。”
“我们去看了,告示上写得清清楚楚,阿清是头名!文书们都说,秀才头名,中举的可能非常大!阿清过几年就是举人,能当官了!”
“阿染也行!阿染又是最后一名!她要是去考举人,说不定还能是最后一名!”
“什么最后一名?会不会说话?后面还有好多名呢,是第三十名!运气最好的名次!”
“对对对,阿染运气好,又中秀才了!”
昨晚,林春兰和林秀菊,喜得都忘记了吃饭。她俩给女儿儿媳的房间,里里外外擦拭干净,换上新的褥子被单,就差等人回来了。
按上回的时间,俩孩子应该是今天夜里到家。
林春兰和林秀菊托今儿卖豆腐的人,下午带一块羊肉,一块猪肉,一只鸡回来。
又下意识朝村口望了一眼,林春兰打算去后院,给家里的鸡和鹅,喂些粟米。
别叫阿清回来,看到她的鸡和鹅瘦了,心疼。
她才收回视线垂眼转身,突然猛地扭头,惊喜的喊:“秀菊,你快看看,是不是阿染和阿清回来了!”
林秀菊正在扫院子呢,一把丢下扫帚,就往门口跑:“回来了?怎么这么早?”
她朝村口望去,一前一后两辆驴车,上面装得满满当当,盖着油纸。
熟悉的轮廓映入眼帘,是女儿儿媳,还有自家的驴子和狗子。
林秀菊拉着妻子的手,小跑着往村口去:“是阿染和阿清回来了!”
“嗯昂,嗯昂……”
“汪汪。”
黑云黑羽已经疯跑着过来了。
“阿染姐姐和阿清姐姐回来啦!”
在村口玩的孩子们大喊一声,向两辆驴车冲过去。
谢韵仪跳下车,笑眯眯的给孩子们,一人一颗糖。
林玲牵着跟不倒翁似的柳乐乐,快步走过来,满脸敬佩:“阿染姐姐,阿清姐姐,你们是秀才啦!”
谢韵仪拿一袋糖给她:“今天不读书?”
她们走的时候,私塾里的桌椅都打好了,应该早就开始教学了呀。
林玲笑道:“今儿是休沐日。柳芽先生昨天说你们中了秀才,要请你们去私塾讲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