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阿团很意外,‘我们沉睡是因为外界不再适合修炼行走,加上稳定各部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啊。’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纪棠看着阿团,眼睛熠熠生辉,“阿团,你跟我说过,轩辕大墓是建木所化,对吗?”
‘对啊。’
“轩辕大墓是玄师建的吧?”
‘是啊。’阿团回忆,‘天地初开之时,建木就已经是支撑天地阴阳的存在。’
‘清浊二气化灵后,建木渐渐枯萎,好在在那之前有大能出手以不周山为基,炼出天柱支撑。’
建木即使枯萎也是世间难求的神物,但万千生灵曾受建木庇佑,自然没人敢打祂的主意。
而后,大能陨落,部洲动荡,灵气逐渐稀薄,应龙联合应感召而生的天地神灵,以大神通平定各部洲动荡。
就是纪棠在玉璧上看到的场景。
在那之前,玄师还做了一件事情。
‘我知道啊。’阿团说道,‘祂把建木炼化化成了轩辕大墓。’
“对!”纪棠说道,“那你知道祂为什么要把建木炼化成轩辕大墓吗?”
‘嗯?’阿团没有深想,理所当然说道,‘我们那个时候为平息各部洲动荡,拯救天下苍生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攒了那么大的功德,以建木为冢怎么了?’
“冢?”如果她对这个字的理解没有错的话。
‘对啊。’阿团不以为然,‘应龙剜了玲珑心,蚩尤献祭了灵骨,我割了一半魂体欸。’
‘不然,我们沉睡的地方怎么会叫轩辕大墓呐?’
‘若天机不可破,那就是我们的埋骨地啊。’声音很洒脱。
“阿团。”纪棠搂住阿团,“虽然我没有生在那个时代,但,谢谢你们。”
‘没事啦,天地造化哪里是那么好得的,有得自然要有舍啊。’
‘对了,听你的意思,应龙炼化建木还有别的目的?’
“是。”纪棠的话里多了几分郑重,“他应该是在平息部洲动荡之前窥见了天机。”
就像阿团说的那样,应龙蚩尤饕鬄在那场乱中都受了极重的损伤。
若从前鸿蒙之气充盈,祂们这样的伤休养百年千年总能痊愈,即便是清浊二气之时,也是多费些光景的事情。
时间于祂们这样的存在是最不值得计量的东西。
可祂们损伤时,天地灵气已经稀薄,天生神灵疗愈,要鲸吞多少灵气?
恐怕祂们的伤还没有修复上几分,这方天地就成了绝灵之地了。
所以,部洲动荡这一劫,既是世间万千生灵的劫难,更是祂们这些应天地感召而生神灵的命劫。
轩辕大墓,是祂们的归处。
而等灵气消弭,末法时代之后便是绝灵之地,到时候,便会开启鸿蒙未显时就定好的轮回!
好在,天道仁慈,应龙窥见一线意外之机。
而这一线意外之机就是建木!
只要建木重生,重新承托天地阴阳,散逸灵气,轮回不破而立,万千生灵不必受灭世重启之苦!
“阿团,应龙为苍生献祭的,不仅仅是玲珑心。”
“这千百万年来,祂和蚩尤一直在用本源滋养建木,为生灵求一个生机。”
阿团沉默了很久很久。
‘所以,我会饿醒离开轩辕大墓觅食,是祂所为?’
“是。”纪棠的声音有些哽咽,“你是祂重视的挚友亦是祂珍爱的幼弟,祂和蚩尤
都没准备让你沉眠于轩辕大墓中。”
对应龙来说,这是一场不知胜负的赌局,赌资少得可怜,但这是祂身为天地神灵能为这世间做的唯一的努力。
‘那你呢?’阿团忽然问道,‘阿棠,你是谁?’
“我是建木彻底枯萎前吐出的最后一口清灵之气。”
建木有灵,早就感知世间有灭世轮回之劫难,也自知只能顺应天命,无力抵抗。
祂怜悯众生,所以,在枯萎前藏起了这口清灵之气。
清灵之气不属鸿蒙不属清浊更不属灵气,超然于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可,能不能避过天机也是未知之数。
应龙借着炼化建木遮蔽天机,把清灵之气打入三千小世界历劫。
后又利用霍家老祖惜命,让他亲口许下承诺献祭一后代,这,便是清灵之气回归的契机。
可惜“大道五十”圆融不息,应龙做了十足十的努力也差点没能抓到那一线生机。
清灵之气降生并不顺利。
避过了人劫,却差点没有避过天劫。
佛骨隋金印,应的就是天劫。
‘怎么会是天劫?’
‘哪里来的天劫?’
“是九黎族祭司。”纪棠说道,“他同样窥见了天机,但他走了另一条路。”
应龙不希望世间生灵受灭世之苦,九黎祭司也不想,但他只求自己不受灭世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