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魂穿大明,从摆脱奴籍开始(81)+番外

作者:丁青野 阅读记录

“哈哈哈——”那罗大人朗声大笑起来:“开个玩笑,无需当真。来来来,接着泡茶。”

宋瑾从深杯里倒了一杯茶,将茶盅递到罗大人面前。罗大人没发话,她也就不给自己倒了。

罗大人瞧出来她的心思,端起茶杯道:“你也喝,今年新出的单枞,香的很,不知道你喝不喝得惯。”

宋瑾听了,喜滋滋地谢过,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她喝的惯的很,只是没有料到在这大明时期,单枞已经开始出名了。

“听闻文掌柜的店是新开的,怎么想到要在此地开店?”

宋瑾与罗大人说了会子话,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拘谨,此刻见罗大人问起,也就大大方方说了。

“家中衰落,难以为继,所以前来投奔姑母,谋个出路。”

“哦,”那罗大人捻着胡须道:“听闻你家田地被人占去,可是因此难以为继?”

“啊呸——”

热茶烫口,罗大人的话烫脑子。

第41章 在十六世纪装小资

宋瑾扯谎家中田地没了,又扯上徐阶,本意是堵上季舒白那张嘴,谁知道转头进了罗大人的耳朵。

宋瑾心中暗骂两个多嘴多舌的人。

“呵呵,说到底还是家人懒怠,也怨不得旁人。”她可不敢骂徐阶,人还没死呢。

那罗大人见她打哈哈,也就不再追问,而是换了话题。

只见他站起身子,负着双手,在这小小天井之中踱着步子,宋瑾也放下杯子,视线紧紧跟着他。

“自打朝廷推行一条鞭法以来,这江南的税收增加不少,可同时富商家中奴婢也增加了不少。如你这般有人可以投奔的,可不多见。”

这突然的转变,宋瑾一时没有适应过来,倒是想起那日在食鼎楼,卢骏年和季舒白谈起收税一事。

“大人此次来苏州,是监督税赋么?”宋瑾一直没搞清楚这监察御史是来干什么的。

罗大人转过身来道:“本官乃监察御史,代天子巡视,不光是赋税,当问的,当看的,当了解的,本官都可以过问。”

宋瑾“哦”了一声,就是什么都问什么都管呗,还是没个重点。

那罗大人又道:“你在这苏州开店,感受如何?比起种田可是轻松一些?”

宋瑾笑得拘谨:“这做生意自然好过种田种地,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读书人开始经商呢。”

“哦,那你说说这二者之间差距有多大。”那罗大人坐在宋瑾身边,面色倒是和缓。

“大人,您是监察御史,这府衙里头比小人了解的人多了去了,何必来问小人呢?”

罗大人道:“这督办官员本官自然要问,可是也想知道知道这苏州百姓的真实想法,我觉得你就很合适。”

宋瑾明白过来,压根不是为了泡茶找她来的,只好咬着牙开了口:“那大人既然要问,小的可就直说了,说错了您可不许生小人的气。”

“闲聊而已,不生气,掌柜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宋瑾的心安定了,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咱们大明有两京一十三省,要论起每年上缴的税银,恐怕没有几处能超过苏州府的。苏州地处江南,虽然田地不少,可是这些年来商业发展更甚。在下想问一句,这苏州的商税与田税各是多少?”

罗大人笑着捻了捻胡子,笑道:“本官问你,你倒问起本官来了,不过本官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去年苏州府夏税包含凤阳仓、镇江仓、南京仓以及京仓,小麦以及各项税丝折银三万余两,秋粮六十余万两,商税......”

宋瑾定定地看着那罗大人,罗大人思虑后道:“商税约两千两。”

宋瑾得了数据,笑道:“大人,您看,这不是很明显么?在商业如此发达的苏州,商税金额如此之低,税赋紧靠田赋一项支撑,那么苦的是谁?”

罗大人皱了皱眉,并未说话。

“自我大明建国以来,江南风貌日新月异,富绅无数,开关之后更甚于从前。之前的读书人热衷功名,可如今却渐渐有了弃官从商的风气,可见经商是比种田更划算的买卖。而在税赋之上,他们几乎成了漏网之鱼,大人不觉得这情景不大对么?”

罗大人道:“没想到文掌柜虽为商人,却会说出商人税赋过低的话来,叫人佩服。”

宋瑾说开心了,一摆手道:“大人说笑了,就我那间小铺子,您要收我也没几个银子给。”

罗大人听了大笑起来:“你说的倒是在理,我朝经历了这些年,如今的税制与前朝相比,商税确实极低,只是刚刚才进行的改革,如今要变,不容易啊。”

宋瑾听到这里,心里突然难过起来。张居正若是不死,再熬上几年,会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