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魂穿大明,从摆脱奴籍开始(181)+番外

作者:丁青野 阅读记录

季舒白把人按在凳子上,倒了杯茶递给宋瑾,等她喝完了才开始说话。

“你犯了个错误,可知道?”

出人意料的,宋瑾点了点头,倒把季舒白给点愣了一下。

“你是厨子,那只羊在那日的菜谱上,就算不在那日的菜谱上,也会在日后某一户人家的菜谱上。”

宋瑾的眼泪不受控制的往下流:“你怪我多嘴了,是不是?”

“不是,”季舒白轻声笑了笑:“对你而言,要忍住不吐,这很难。你良心不坏,觉得我会遇难,不说出来也很难。但是我想问你,苏州府有那么多的官差,你为什么偏偏挑了我去陷害?”

宋瑾呆愣了一下,连哭泣也忘了。

宋瑾选他,自然是因为觉得他是个守规矩的好人,因为守规矩才会被自己拿捏,甚至没有因此去报复她。因为他是好人才会容易被情感困住,坏人未必有那么丰富的善良情感。

她没有说出口,然而季舒白早就想明白了。

“如果我不是我了,你还能威胁到我么?如果我还是我,你觉得我会因为你的话而去改变做法么?”

宋瑾张了张唇,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你说人心千年不变,为什么又觉得我会因为几句话而改变?”

季舒白说这话的时候无比轻松,嘴角始终带着淡淡笑意,那是一种背负千斤后又慢慢放下的释然,语气平淡地同他人说起曾经的故事。

宋瑾再次泪流,一方面想狠敲他的脑壳,叫他清醒些。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人实在单纯古板的可怕,可无论怎样,她都说服不了他。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

羊有羊的命运,它注定要变成一道菜。

宋瑾有宋瑾的命运,上辈子不是好人,这辈子也无法完全从良。

季舒白有季舒白的命运,在这官场里,不是说进就进,说退就退的。

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坚持,谁也改变不了谁。

宋瑾忽然觉得庆幸起来,至少季舒白愿意跟她敞开了说这些话,而不是把她当个外人,一言不发。

“好了,别哭了,叫别人看见了,还以为我欺负你了,你现在可是在扮演男子。”

“男子也可以哭啊,你想哭也能哭,我又不会笑话你。”

季舒白愣怔了一下,忽然笑了起来:“好,下次我想哭的时候,一定去找你哭。”

“把脸擦擦,我让厨房给你做了些好吃的。”

说罢起身往外走去,宋瑾被他那一笑从悲伤的情绪里勾出来,从脸盆架上扯过手巾,胡乱擦了一把就跟了出来。

“什么好吃的?”

宋瑾问着话,视线落在刚刚栓小羊的那棵树下。

空空如也。

第87章 我碰上了另一个世界。

自从小羊被牵走以后,宋瑾不思饮食了两天,心里那根刺并未因季舒白的几句话而清除干净。

有时候她不觉得自己比小羊好到哪里去,都是任人宰割的命运,给你痛快一刀都要感谢人家仁慈,所以她拼了命的想脱籍。

她没有胃口吃饭,却格外关注了那两日的饭菜,并未见羊肉出现,心里松快了一些。

出发往吴江县的日子定在两日后,季舒白照常忙碌,宋瑾闲来无聊,也为了找点事做,好摆脱小羊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一头扎进了厨房里,准备给潘晟整出些好吃的来。

初来乍到的宋瑾认为用二十一世纪常见的食物来拿捏大明人,是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直到她在辣椒一事上折戟,她才明白过来,饮食习惯其实有着极强的地域色彩。

徽州人吃臭鳜鱼,那是因为湖少,吃不着新鲜的,还穷苦,所以臭的也不舍得丢。

可换成鄱阳湖边试试,那就不一定吃臭鱼。

火锅能在蜀地流行,本质上还是因为当地太湿,需要热气的东西来抵抗。

广东泡不出好咸菜,因为气温使四季都能吃上青菜,离开东北,谁也不藏那么多大白菜,在苏州,你要做出大家认同的好吃的,就不要跟当地已经形成风格的口味对抗。

苏州人就爱吃甜糯软烂的东西,比如季舒白就爱吃甜食,辣一点就能哭。

她记得潘晟是浙江人,口味应当相似,于是备上了焦糖布丁和双皮奶,她也没亲自送去,只是请厨房的下人在送点心时一道送去。

结果那人一回来便说潘大人唤她过去,她这才匆匆忙忙地往潘晟那边去了。

花厅里人坐了好几人,潘晟和他那个外孙女,季舒白还有县令都在,各人面前都放了一碗她做的点心。

那潘晟一见她便笑:“原以为你只会调酒,没想到还会做这点心,倒是叫人刮目相看啊。”

说罢又招呼宋瑾去坐。

小圆桌配四个鼓凳刚刚好,宋瑾一去便拥挤起来,那裴姑娘站起身道:“来我这里坐吧,我也坐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