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知青丈夫是废世穿来的(103)

作者:姜丝煮酒 阅读记录

红果马上认同:“我刚搬来的时候,看她被前婆家欺压的可怜,还同情过,人果然不能随意同情别人。”

又闲话了几句,确定二舅因为昌宗的冷淡,像极了以前欠揍的性格,并没有把小孙的话放在心上。

红果改主意了,把二舅妈送来的金锁收下,二舅和舅妈一直不错,红果不想搞得太僵。

送走二舅妈,红果抱着点点去了古玩店,把小不点交给小郑带一会,她去找小孙。

小孙换了个老板,就是之前陪着去造假村的收藏家,人家在玉石街,也开了个店,但是说小孙已经有两天没来上班了。

老板嘴角略带自嘲:“小孙觉得做古玩生意,没有玉器生意挣钱,她遇到更好的老板,一对姐弟,跟着人家发财去了。”

已经走了吗?那估计离永远消失不远了。

红果真觉得自己的心,已经硬冷的狠了,明知道小孙是那样的结果,她心里只有庆幸,庆幸小孙不能继续带来麻烦。

红果在家门口,呆呆的站了一会儿,想着虞家姐弟的报复,小孙可能的下场,每条路都是小孙自己走的,小孙猜老郑是小程,猜对了,可是只猜对一半,现在的老郑对她再没有任何的情绪。

晚上昌宗打了电话过来,说已经把货交了,连夜去庆市,红果事无巨细,讲了下舅妈过来的事。

舅妈过来送了金锁,说了小孙找过去的胡言乱语,红果听电话里昌宗的态度,他没把小孙的话放在心上。

第二天红果抱着小不点,带了烟酒去看望二舅,二舅说她太客气了,不用回礼。

红果就说:“昨天昌宗打电话,我说了舅舅舅妈补点点周岁礼的事,他叫我替他谢谢,一定要来的。”

二舅明显有了笑意,二舅妈更高兴,留了红果吃饭,这事就算抹开了。

这会已经是八月下旬了,家里来了老家的亲戚,是来送大壮报道的荷花婶子,大壮复读一年,考来了省城的大学,可喜可贺。

老家来的人,让红果心情很好,大壮已经去学校报道过,特意和妈妈一起过来,看看红果一家,还带了一蛇皮袋子的瓜果蔬菜。

蛇皮袋倒出来,里面是老家地里种的香瓜、豆角,还有一大捆红薯叶苗。

荷花婶子记得红果爱吃这个,笑着道:“城里什么都能买得到,但我怕这东西不好买,给你带一点。”

红果是爱吃这个,昌宗偶尔碰到菜场有卖的,他一定买。

红果忙说:“城里不好买这个,谢谢婶子还记得,大壮这一年辛苦终于结了果子了。”

现在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七八年第一年入学的,像段知青,已经是个小领导了。

大壮腼腆,在老家跟年轻的姑娘媳妇,就不好意思说话,这来了城里,更是张不开口。

红果看他身上的蓝布衣裳,是新的,但款式旧了,脚上是布鞋,这是考上了省城,家里省吃俭用给做的。

红果给荷花婶子拉到一边,把第二年、第三年看房子的钱,一共一百四十多块给了她。

红果说:“我今年也不知道回不回去,索性给两年的,下午我带你们去市场,有南边批发来的成品衣服,跟扯布做差不多的价格,给大壮买两身,再买双鞋子,虽说不要在乎物质,但人在这样的环境,稍微也要买两件,我带你们去,能找到便宜的买。”

荷花婶子感动的按着眼眶,随后自嘲的说:“这一年,我们家也想着去县城摆摊,不行,我们连隔壁摊位都搞不赢,这老实巴交的性格,只能种地,红果,你这样我们心里真不知道怎么感激。”

红果不需要感激,劝道:“慢慢都会好的,大壮如果想做寒暑期工,叫他来找我,我给他介绍靠谱的,别在外头随便找,容易被骗。”

荷花婶子再三感谢,大壮的感激放在心里,这趟没看到顾昌宗,还挺可惜的,一听说红果家来省城一年,就买了运输车,荷花婶子就想起一件事,连忙告诉红果。

“你一说昌宗跑车,我就想起来了,大概是六月份的时候,有一对夫妻带一个小孩回县城探亲,经过我们大杨村的村路,运输车陷到泥坑里,给钱请村里人推车,村长说不要钱,人家非要给,聊了起来,他家小孩那年被舅舅送上汽车,正好就是你家昌宗出事的那一班车,怪巧的,还问你家昌宗怎么样?我们都说好得很,已经去省城了,他们夫妻很能干,比你们家买车,只迟了半年呢。”

那孩子估计也是昌宗的老乡,红果问了名字,记在心里,然后带着荷花婶子去市场,这里摆摊的多,她负责还价选款式,买了两套衣服、一双鞋子,大壮说什么都不要了,这才花了不到七十块钱,剩下的叫他.妈带回家补贴家用,和给妹妹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