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她可不能让阿姊知道她同太子私底下有来往的事。
似乎看穿她的心思,静纾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长叹口气:
“陛下最喜欢的就是这首曲子,你若不好好学,万一哪一天……”
荷华其实知道她在忧愁什么,但她也想不出更好的话来安慰,只能将头靠在长姊的怀里,握紧她的手:
“不会的长姊,我们都会好好的,会平平安安的活在紫宸宫里的。”
然而长姊的手依旧冰冰凉凉,像是冒着寒气的冰块——不久前长姊因为冒雨从昭阳殿侍奉宸王烨回来,天黑路滑,抬步辇的内侍被猫惊了,导致步辇歪倒,长姊跌进瑶华池。
虽说落水以后,长姊立马被人救了上来,却因此感染了风寒,前些日子身体才稍稍好转。
至于那几个内侍,在宸王烨的盛怒之下,统统被拖出去打死了。
在紫宸宫里生活就是这样,不知道哪儿会暗藏杀机。
也不知道,真正想杀你的人……到底会是谁。
静纾稍稍回过神,将话题重新转移回箜篌。
“《长相思》的曲子是要融入感情,你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技巧,即便学会了,也没法打动陛下……”
荷华下意识开口:“可是长姊,既然曲名《长相思》,那这首曲子不应该是弹奏给心爱的人吗?我又……”
意识到自己说漏嘴,她慌忙捂住唇。
静纾只是安静凝视她,眼神寂静而辽远,仿佛想起了很多年前的往事,许久,一声细不可闻的叹息响起:
“年少慕艾,本是人之常情。”
见长姊没有责问她,荷华大着胆子开口:“长姊可曾心悦过谁?”
静纾微微一怔。
许久许久,低笑一声,道:“以前在上林苑的时候,我曾遇到过一个少年,他受了伤,我给他帕子包扎伤口。不久我们又在汴下学宫遇见几次,只是男女有别,不曾说过什么话。”
“然后呢然后呢?”荷华被勾起好奇心,追问。
静纾却没有回答。
荷华突然意识到,静纾同自己一样,早已嫁于宸王烨为妃。
所以,还能有什么然后呢?
无非是宫门一入深似海,从前再多的情愫,都消散如烟。
半晌,荷华小心翼翼开口:“长姊,我……是不是提到你伤心事了?”
静纾默然一瞬,摇了摇头。
她以手按住胸口,低声道:“我得偿所愿,很是欢喜。”
荷华似懂非懂。
静纾忽而抬眸,注视幼妹,轻声道:
“陛下昨日问我,要给太子殿下选哪家的小姐作为太子妃,听陛下的意思,似乎比较中意云将军的独女云若。”
仿佛有惊雷劈过,荷华整个人脑子一片空白。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回过神,“啊”了一声。
看到幼妹的反应,静纾提醒:“太子殿下如今已经十六岁,确实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了。”
荷华艰难开口:“所以……太子殿下,也想娶云若吗?”
静纾笑了笑:“若是陛下要他娶,他便会娶。太子是聪明人,知道怎么对自己的未来最好。”
即便清楚这一天迟早要到来,然而真的听到这个消息,荷华的心脏还是不可抑制地泛上一阵阵的苦涩与酸楚。
看到她的表情,静纾微叹口气,从塌上徐徐起身,道:
“小九,你随我来。”
荷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长乐殿的,她只记得出来的时候,天边晚霞浓艳,大片大片的火烧云倒映在瑶华池的池面,那般夺目绚烂的红,就像……心里滴出的血。
静纾将她带到了容太后幽居的冷泉台前。
“小九,你可知道,宸文王共有十子三女,陛下在登基之前,于宸文王的一众子女里,并不得宠。”她如此开口。
荷华点头:“我知道,父王和我说过。所以当年陛下曾以质子的身份被送往夏国,后来夏宸两国交恶,陛下在夏国受尽苦楚,若非齐晟先生出手相助,陛下根本无从安然返回宸国。”
“不,你不知道。”
静纾转过身,眸子平静犹如无波古井,深深凝视着少女,将那段染血的历史徐徐向她道来:
“陛下回国以后,宸文王对陛下和太后不闻不问,一度想立王三子为太子。幸而陛下广交善缘,赢得朝臣与王公贵族赞誉,这才改变先王想法,最终在雍王的拥护下,顺利登基为王。”
“然而先王逝世的第二年,太后寡居,却……”
“怎么?”荷华微微睁大双眼。
静纾看了看周围,确认无人,方才一字字道:
“意外怀孕,并在远郊的温泉行宫里,生下两子。”
荷华不由得愣住。
静纾低叹口气,继续道:“太后怀孕,于陛下而言,可谓奇耻大辱。不久,雍王发动政变,陛下御驾亲征,最后斩杀雍王于剑下,而太后所生两子,皆被陛下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