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被她拒绝了。
那十四五岁的少女,站在深深宫苑里,声音是掷地有声的决绝:
“长姊!我不愿承宠!”
“若我承宠,宸王烨难道就不会发动对兆朝的战争吗?”
“宸王烨,何尝像是那种为儿女私情,而放弃征战天下的人?”
因为她这几句话,静纾最后只是摸了摸她的头发,喟然长叹一声,再没有提起让她侍奉宸王烨的事。
然而静纾去世后,一年不到的时间,当初说这话的荷华,却主动以一舞引诱君王,从此参与到后宫的明争暗斗之中,直至登上后位。
世间讽刺,莫过于此。
荷华无声地勾了勾唇角,仿佛是在嘲笑当时的自己。
念薇继续道:“陛下与纾夫人争执的时候,寝殿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奴婢在殿外侍候,故而也没听清楚他们争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是依稀听见三个字——”
“哪三个字?”荷华蹙眉。
“连珠弩。”念薇静静道。
荷华心下一惊,连珠弩是她外公姚叔子设计,一直为兆朝私有铸造技术。寻常弓箭只能发出一箭,连珠弩却可以连发三箭,大大提高了兆朝弓箭手的作战能力。
只是随着兆朝的覆灭,连珠弩已经在宸国流行开来,不但如此,经过宸国工匠的改良,如今的连珠弩,远比兆朝时更为厉害。
念薇又道:“小君可知当年兆朝为何大败于宸?因为攻城之战时的宸国,已经使用了远比兆朝更精良的连珠弩。但——”
她话锋一转,眸光幽深:“在宸王烨迎娶小君和纾夫人以前,宸国,是没有连珠弩的。”
念薇一席话说完,荷华已经不自觉攥紧了手指。若真如此,她,大概能猜测出来静纾为何要与宸王烨争执。
骄傲如静纾,怎能容忍,自己的联姻,却是造成母国覆灭的元凶?
只是……念薇为何要在今天突然提起此事?
荷华蹙眉。
许是看出她的疑惑,念薇开口:“之前奴婢一直瞒着小君,是因为自从纾夫人去世后,小君在紫宸宫里步步惊心,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可是小君,您今天也听见了,您的父王,兆天子他——”
她的话尚在口中,荷华便竖起一根手指,示意她嘘声。
“我知道。”荷华平静开口,“时鸣说的每一个字,我都
记在心里。”
念薇颔首,“那奴婢继续说纾夫人去世时的事吧。”
“去了长门园后,纾夫人便感染了风寒。后来就是小君知道的,小君您尚在禁足之中,阖宫上下,都是容姬的人,太医院根本不愿意来长门园为纾夫人治病,没有办法之下,奴婢只有去找公子摇光求助,摇光最开始允诺了奴婢,可最后……”
念薇惨然一笑:“药,还是断了。”
荷华闭了闭眼睛,是的,这些事她都知道。
不仅如此,就连让念薇去找公子摇光,都是她的主意。
摇光,他明明可以救长姊的。
他,也明明答应过,要救长姊的。
再度睁开眼时,荷华眸子里已经没有任何感情,她语声低沉:“我一直疑惑,去长门园前,长姊明明身体健康。父王曾说过,几个姊妹里,她是最不怕冷的。为何一场简单的风寒,就夺去了她的性命。”
念薇:“许是小产时身体没有养好,又或许是……”
“——后宫里,本就有无数种杀人性命于无形的手段。”荷华缓缓出声,替她说完了没出口的话。
念薇颔首:“所以这些年,我一直不敢过多提及纾夫人的事。奴婢也害怕,您若是执意追查,也会步了纾夫人的后尘。”
荷华拍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安心。
念薇接着道:“纾夫人去世的前一天,陛下,曾来过长门园。”
念薇到现在还记得,那是一个暮霭沉沉的夜晚,一点灯火如豆,君王冷峻的身影孑然立于沉寂的宫室里,高大,压迫。
木榻上的女子长发散乱,肤色冷白如瓷,整个室内,只有她断断续续的咳嗽声,映着窗外凄清的月色,仿佛破碎的哀歌。
她脸覆盖轻纱,面对着墙壁,始终不曾将自己的病容展示给君王。
有风拂过,竹影摇晃,君王总算开口:
“为何要让荷华成为女史?”
“若说是妾身的私心,陛下信么?恭敬柔淑,温婉静和,这样的话,静纾一生已经听太多太多回了。”
“陛下或许不知道吧,静纾其实是个很自私的人,从不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荷华是我的妹妹,静纾不希望,逝世以后,她仍会以陛下嫔妃的身份祭奠自己。”
“荷华与妾身不同,荷华……远比妾身勇敢。”
话音未落,静纾捂住唇,又是几声咳嗽。这一次,有点点暗色血迹,自她的指缝里渗出。她不动声色地将手背藏于薄被之下。留意到她的动作,伫立于一旁的念薇,不自觉便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