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48)+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他扶着栏杆,拼命摇头,为自己辩解:“不是的,王兄,寡人不是故意的……”

仿佛抓到什么救命稻草,他猛地抬头,道:“对!是宸国,是宸国太后逼寡人这样的!”他语声哀切,“王兄,你为什么一定要插手宸国的内政,为什么一定要向宸国发动战争啊……”

颜瑾目光怜悯,看郢王钰仿佛在看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三岁幼童,反问道:“陛下,如果微臣不在宸国搅动风云,那陛下知道宸国会在什么时候进攻郢国吗?”

郢王钰怔住。

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颜瑾一指远方宸国的方向,“让微臣来告诉你,如果宸国丰泽郡没有闹旱灾,流民没有起义,恐怕宸王璇玑一继位,便会大肆举兵来犯!”

“可宸王璇玑现今不过才五岁……”

颜瑾被气笑:“陛下可知,宸国如今是女君当政,太后掌权!宸国尚武,太后一介女流,想要高坐明堂,一定是要靠战功,靠征服其他国家的功绩来维系自己的统治。首当其冲便是郢国!”

他深深注视着郢王钰,叹息:“陛下你知道什么叫以卵击石,螳臂当车,蜉蝣撼树吗?微臣便是那击石的卵、挡车的螳臂,撼树的蜉蝣。明知与强邻相抗,如飞蛾扑火,明知这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危局早已如千钧之石压于累卵之上,可即便如此——”

他别过脸,只是遥望天上的月亮,“臣总想着要赌一把。赌这乱世之中,尚有生机可寻;赌这方寸之间,能谋得半寸苟全之路。说不定就能赌赢了,能让我郢国在这刀光剑影里,搏得一线喘息之机。”

“可……”郢王钰现在思绪很混乱,他很想说什么,可讷讷半天,只吐出来一句,“但王兄没必要非得刺杀宸国太后……”

颜瑾恨铁不成钢:“我愚蠢的弟弟!当郢国与宸国接壤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被捆在一辆横冲直撞的战车上了!要么驾驶着车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就变成别人的战车碾过来时车轮下的泥土!你的仁慈你的怜悯你的妥协是要有东西作为支撑的!不然就是别人眼里的笑话!”

郢王钰无言以对,只是愣神。

颜瑾长长一声叹息,摇头道:“没想到这么多年

过去了,陛下还是那个懦弱的孩子,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你根本不明白战争的意义,不明白乱世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道理。来日郢国一朝倾覆,可会有人感念你的慈悲?”

郢国……倾覆?

仿佛有惊雷劈过郢王钰的脑海,让他一片混乱的思绪恢复清明,心神俱裂之下,郢王钰直接跪地——他总算知道,自己犯下多么不可饶恕的错误。

听到身后的动静,颜瑾回过头,重新注视郢王钰,声音里没有怨恨也没有愤怒,平静道:

“不过……我很欣慰,陛下虽然怯懦,却终归有勇气杀了我。”

他整了整衣冠,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他行君臣之间的揖礼。

“以后郢国的未来,就要彻底交给陛下了。还望陛下山河永固,国祚绵长。”

说完,他不再看自己的弟弟,沿着琼玉台的台阶,重新拾级而上。

“王兄,王兄,王兄……”

郢王钰拼命地挥舞着手臂,想要挽留什么,可那个紫衣的人影已经摇摇晃晃地走远。

在听见郢王钰喃喃说出那句“哥哥……”时,颜瑾停顿了一下,然而,也只是刹那,仍旧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夜风寒凉,夹杂着淡淡的花香,随着毒性的发作,暗红色的毒血溢出颜瑾的唇角,让他的脸庞在月色下有种触目惊心的凄艳,他像来时那样倚着栏杆,用竹萧击栏高歌:

“我有斩蛟之剑,欲令江海奔雷;

我有调鼎之策,欲烹乾坤为馔;

我怀裂云之笔,欲书青史万代;

我是衔珠之鳞,欲化雷霆破渊。

吾曾笑崆邙山上明教子,乘龙何必觅真仙;

吾曾笑溟海浪里弄珠人,拜月终遗扶桑烟。

吾不畏崆邙之险,溟海之阔;

独恨未逢识玉君,空抱瑾瑜照夜寒。

嗟乎哉,山之既青,琼台锁雾;

天之既远,凤雏未还。”

他的歌声清越激昂,平生所有的得意,所有的抱负,所有广大的志向,尽数倾泻出来,如天河倒流,磅礴奔涌,直欲冲破九霄云外。

一曲终了,烛台倾倒,炽热的火焰迅速蔓延开来,很快席卷了整座琼玉台,所有的珍奇古玩,象征着昔日荣耀的玄铁虎符、记录盛世华章的绢本、连陛下亲赐的九龙金镶玉印玺,统统在火里付之一炬。

唯有那一袭紫衣,死前依旧风华绝代。

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少年君王跪在地上,向空气无力地伸出手,最终,凝聚成一个夹杂着无限悲凉和绝望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