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46)+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是啊……我郢国的好儿郎,死了四万多人啊。”郢王钰的声音带着无限感慨,“其实寡人从来没有了解过王兄,他的野心与欲望总是那样大,大到令寡人都害怕。寡人知道宸国一直对我郢国虎视眈眈,可两国毗邻几十年,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谁也征服不了谁。为什么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保证边境百姓的安危呢?”

他低低叹了口气:“起码在寡人有生之年,寡人并不愿意看到战火。战争,那是多么残酷的东西啊,号角每吹响一次,不知道有多少妻子会失去丈夫,女儿会失去父亲,母亲会失去儿子……”

栗内侍默默听着少年君王的感慨,心里同样微地一声叹息。

如果生在和平年代,郢王钰会是一个很宽和,很关爱百姓,很符合儒家审美,有仁君美誉的君王。

可他生不逢时。

偏偏是在一个兵戈四起,烽火狼烟的大争之世。

就像草原上蛮族的歌谣唱得那样,狼吃羊,羊吃草,草呢?因为太过弱小,就只能生活在食物链的最下面,重复着被吃的命运。

但这些话栗内侍都没有对郢王钰说出来,就让他自己去体会吧,在这座弥漫着看不见硝烟的深宫内苑里,柔弱的孩子要么死去,要么手握刀剑,一步一个血脚印地长大。

而他们长大后,刀剑对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的至亲。

郢王钰,今年已经十八岁了。

很快,如栗内侍所料,有急促的脚步声自楼梯上响起,是耿侍卫。

他的神色慌张无比,额头上有豆大的汗珠,跪地行礼以后,颤抖着双唇,直到郢王钰等得都有些不耐烦了,才小声嗫嚅道:

“启禀陛下,护送雪月夫人回延夏城的马车……坠崖了。”

郢王钰怔住了。

唇边的笑意凝固,凝固,再凝固,整个人仿佛化作一尊风化千年的石像。

不知过了多久,石像表面终于有一丝丝裂痕蔓延开来,他垂下眼眸,嘴唇一张一合地蠕动着,“她可有什么遗言?”

耿侍卫摇头:“夫人坠崖后属下派人去悬崖下面找过,很可惜……尸骨无存。不过——”

他犹豫片刻,道:“夫人在离开王宫前,曾托属下转告陛下一句话。”

“什么话?”郢王钰失魂落魄。

“夫人说,愿陛下今后山河永固、福寿安康。有贤臣辅佐、民心归附,妾虽魂归九泉,亦当化作春泥,护陛下万里江山长青。”

几乎要将人撕裂的痛楚,一瞬间从郢王钰的心底满溢到四肢百骸。

该死!该死!!该死!!!

明明他才是郢国的国君!为什么他还是这样无能为力,什么人也保护不了,什么东西也庇佑不住?

他的手指用力攀住栏杆,力道之大,几乎要将木质的围栏掰断。

但很快,他又松开了手,整个人踉跄着后退一步,靠在木质的雕花门上,怔怔抬头看向深蓝天空里一轮晕开泪水般的昏黄满月。

是啊,这么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依然只是那个母后去世后,拉着长姊的裙角嚎啕大哭的孩子。

一个孩子,能保护好自己就不错了,谈什么庇佑别人呢?

不知过了多久,栗内侍总算出声,低低道:

“陛下,到了该决定的时候了。”

“我们派去与宸国议和的使臣传书回来,说宸国的太后对临渊君的刺杀恼怒非常,凡王之怒,必以血终——这是宸国太后的原话。”

远方的宸国太后的愤怒与恨意,就这样通过这样一句简短的话,清

清楚楚传入郢王钰的耳里,许久,郢王钰总算颓然地挥了挥手,道:

“栗内侍,传寡人的话下去,送——送一杯鸩酒,去琼玉台吧。”

“刑不上大夫,他,毕竟是寡人的王兄。”

第157章 清庙(24)天之既远,凤雏未还。……

夏园的月色永远静美如画,倾洒下来的星光也柔软得仿佛白玉台阶上的积水。栗内侍带着毒酒过来时,颜瑾仍旧一袭日常的紫衣,在琼玉台上凭栏而坐,手里执着一管竹制的长萧。

即便死到临头,他依旧风姿卓绝,神情淡漠如冰雪。

昭公主穿着自己最喜欢的霓裳彩衣,跪坐在案几后。她身上的衣裳还是颜瑾不远万里从黎地特意带回来的,只有重要时候才会穿上。

不同于颜瑾的淡漠,少女双眼通红,如芙蓉啼露,“阿钰怎么可以……”

她死死咬住下唇,眼里水雾朦胧。

栗内侍将目光从昭公主身上移开,不动声色地上前:

“临渊君,陛下的旨意——”

栗内侍还未说完,便被颜瑾打断,“内侍不必念了,我已经知道了。只是瑾心中仍有一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