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32)+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于是道:“且放着吧,等王兄回来本公主再给他好了。”

昭公主随意将玉佩搁置于妆奁里的时候,未曾留意到房里有个小宫女,一直在默不作声地观察一切。等昭公主离开了,对方蹑手蹑脚走上来,抽出妆奁,在玉佩下面,悄悄压上了一封叠好的帛书。

————————————

颜瑾率军奔赴战场之际,摇光一袭白麻布衣,立于漓河之畔,取竹筒浮于水面,观其流速。

漓河发源自北疆的风寂之山一带,在北疆名为巴彦淖尔河,顺着草原,一路流淌到中庭,因为河水清澈,云中郡百姓以河水酿出的酒清新淡雅,时人谓之“薄酒”,故而得名漓河。

天寒地冻,漓河的河面却没有结冰,依旧平静地流淌着,如同一条闪闪发光的银带。

“公子,如何?”沈冉问道。

摇光眉头紧蹙:“上游主河道水流骤缓,分支灵渠却泛浑流急,此为‘主静支动’之异象,必因分支水坝截流所致。”

他向沈冉抬了抬下巴,道:“找两名斥候沿灵渠逆上,重点探查‘葫芦湾’等河谷狭窄处,此地形易筑坝蓄水,且百姓灌溉坝多建于平缓河段,陡峭处突现新坝必藏诡谲。”

沈冉领命离开后,摇光自己则慢悠悠踱着步,携酒粟入沿岸村落。

天色将近黄昏,村子里炊烟袅袅,一些农人三三两两聚集在台阶上抽旱烟,或是在自家小院里忙着把母鸡和小鸡仔赶回篱笆里。

因为穿着简朴,和普通百姓看上去无异,摇光暂时没引起什么特别注意,只是偶尔有人会投来几道好奇的目光,打量这个面容俊美不似常人的年轻人。

他就这样随意走着,一直走到村子的一口古井旁,随意地坐下来,旋开了酒葫芦,喝了几口后,也不怕脏,直接递给槐树下抽烟的老丈。

“老人家,要不要来一口?”

老丈也不客气,接过酒葫芦,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后,舒服得眯起了眼睛,“是咱们这边的漓酒,就是味道淡了点。”

摇光笑道:“酒淡才好,劲头若是太大,人喝了直接栽倒过去,那就没意思了。听闻贵乡新修龙首坝,今岁稻粱可足?”

见摇光和善可亲,老丈打开了话匣子,摇头叹惋道:

“坝是去年修的,今春却有外乡人来砌石加高三尺,说是‘助咱蓄更多天水’,可这坝栏太高,水漫到麦田里啦……”

加高三尺,水漫麦田……

摇光微微眯起眼睛,这正是郢国改造灌溉坝为蓄水坝的铁证。

两人又攀谈了几句,从老丈口中,摇光问清了各村坝名。

其中凡带“锁”、“拦”、“截”等字者,如“铁锁坝”、“截龙堰”,多为人工增筑之险坝。

等他从村子里离开,与沈冉派出去的斥候汇合时,摇光已经绘好了一幅水坝改造分布图,其中标记灵渠的白羊涧处七座串联坝——此乃链式蓄水之阵,若同时开闸,盛阳城必成泽国。

看见这幅图,沈冉的脸色凝重,他刚刚收到斥候的消息,如摇光预测得那般,河谷狭窄处发现了两处新修好的水坝。

但他没料到,整个漓河上游,居然有七座水坝之多!

意识到盛阳城的岌岌可危,他神色担忧:“大公子,您打算如何解决它们?要不要我现在就派人去炸了所有的水坝?”

摇光摇头:“不,贸然用火药,恐会引起郢军警觉。”

他沉吟片刻后,道:“这样,你选死士二十人,扮作樵夫,各藏火油于柴捆,趁夜摸至白羊涧的主坝——吞云坝那里。这边的坝体都是以夯土加木桩构筑,若直接挖掘耗时太久,便将火油泼于坝基木桩,引燃后砍断未燃之桩。火势灼木则脆,水渗土松则塌,如此一来,三刻钟内坝体轰然溃决,灵渠水位骤降三尺,连锁水势大减。”

沈冉点头称是。

摇光又道:“至于其余的水坝,调三百精兵,沿漓河分支——虎跃溪疾进,见水渠即毁。凡遇石砌水渠,以楔子打入石缝后泼醋,醋渗石隙则崩解加速。遇土渠则掘开反灌,令其自毁。”

两人交谈完毕,沈冉当即派了死士去吞云坝,自己则带着精兵奔赴虎跃溪,行至双岔口时,果见两条暗渠交汇——一条来自百姓灌溉坝,渠壁长满了青苔,另一条新挖的水渠,渠壁崭新洁白。于是依照摇光的吩咐,遂尽毁新渠,以乱敌之引水脉络。

沈冉这边忙着毁渠,摇光自己则连夜策马赶回盛阳城。

此时盛阳城南门刚刚结束一场不大不小的防守战,江渊营的水兵趁着夜色,在汧灵江上偷袭了好几艘运输粮草的航船。

荷华命东境军尽力挽救,但郢国水兵凶猛无比,在滔滔江水上更是有如神助,即便荷华带人在岸上向战舰射火箭,也才堪堪守住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