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09)+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庭院里青瓦绿竹,流水潺潺,鹅卵石漫成甬路。

因为天色昏暗,唯有宫人在前面提灯照路,姜璘小心翼翼地避开长有青苔的地方,避免打滑。

好不容易走过最容易摔倒的地方,姜璘刚刚松了口气,却听时鸣禀退随从,只留下自己和他两人。

清浅的月光下,时鸣抬头看他,声音低而缓,问道:“之前让你帮忙找人打造的膝胄,如今做得如何了?”

姜璘沉稳应答:“已经送过来了,弟子提前让人放在老师的住处了。”

时鸣颔首,“辛苦了。”

姜璘却犹豫:“老师,你当真……”

他停止推轮椅,声音里包含忧虑:“以您如今的身体状况,弟子担心,恐怕会对你造成损伤,大夫也嘱咐过,要您静养。”

时鸣却笑了笑,问他:“还记得我以前教过你什么吗?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一个人,总不可能什么都不付出,便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姜璘摇头:“可老师也说过,欲求其利,必虑其害。姜璘以为,这次的回报与代价并不成比,老师总得好好权衡一下,再做决定吧。”

时鸣默然。

晚风吹过,月色下竹影摇曳,一时间两人只听见枝叶晃动的沙沙声。许久,他总算重新开口,缓声道:

“老师最后一次教授你,天行有常,不为人亡。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我们身处其中,能做的只有循其道,守其则,尽己力而正其行,以应天道之恒,不逆规矩之常。”

没等姜璘咀嚼明白其中含义,时鸣便轻轻一笑,拍了拍少年的手背,“麒麟儿,老师相信,你日后的成就,必定会超过老师的。”

说话时候,时鸣一双眼睛静如古潭,仿佛能映出人的影子。

明明很年轻,可总让人感觉他已经衰老。

第141章 清庙(8)这一次,她赌赢了。……

晚风微凉,廖若身着铁甲,站在开凿了一半的河道旁。

对面的土坡横七竖八躺着民夫,破蓑衣垫着泥地。篝火跳着火星,映得一张张汗碱斑驳的脸如石刻。有人嚼着冷饼低声咕哝,有人枕着铁锸闭目,鼾声混着渠底积水的滴答声,在夜风中漫成一片沙哑的海。

她将目光从土坡上挪开,转向远方天耀城的方向。

自离城之日算起,已有两月,也不知如今紫宸宫情况如何?

斥候最新传回的消息说丞相臧寿已被诛杀,沈冉立了大功,虽没有恢复大上造的职位,然而校事府仍是由他统领。

看来太后虽忌惮他是废太子的人,却依旧对他有惜才之心。

那个傻子,希望日后别再站错队,一腔孤勇了。

廖若摇摇头,起身准备回自己的帐篷。就在此时,土坡里忽然传来几声奇异的狐鸣,伴随着依稀的人声。

廖若果断止步。

她敏锐地竖起耳朵,发现夜风里飘荡的低语说的是近日流传在丰泽郡的民谣——“赤日曬野兮,牝鸡晨鸣。阴阳愆忒兮,祈雨无灵!”

再回过头,曾几何时,土坡上的民夫全部站了起来,一双双眼睛在夜色里闪烁着凛冽的寒光。

不知是谁率先喊出声:“太后擅权,女君无道,苍天已死,新王当立!”

廖若心下一惊,尖锐的鸣镝划破夜空,紧接着,厮杀呐喊的喊声如同洪流,将整个河道一带湮没。

丰泽郡的起义消息在半个月后,被人快马加鞭送回了紫宸宫。

与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关于女君璇玑继位遭到天谴的流言,一时间尘嚣甚上,宸国境内人心惶惶,生怕旱灾继续扩大蔓延。

荷华气得将折子摔在地上,“怎么回事!不是都在赈灾了吗?怎么时鸣前脚回天耀城,后脚丰泽郡就起义了?”

然而初始的愤怒过后,她很快冷静下来。

不对,这些言论太有针对性了。

提出口号的人,几乎就是借着旱灾,明摆着说璇玑得位不正,要求公子摇光继位为新王。

可耜国当初为摇光所征服,青禾城更是损失惨重,那里的百姓很难对摇光有认同感,无论是摇光继位还是璇玑继位,对他们而言区别不大,他们不可能会提出“新王当立”的口号。

她原本以为民谣的出现,是臧寿一手谋划推动,然而臧寿已死,丰泽郡的情况却没有好转,如今看来,背后另有其人。

想到这里,荷华叫来沈冉,对他道:

“找几个人,去青禾城周围好好查查那首民谣的出处。”

沈冉领命称是。

凝视着青年将领消失在夜幕里的背影,荷华眼底暗涌,唇线抿成冷硬的弧,莲青的衣袖被手指捏出一道深深的皱纹。

接下来的几天,荷华都为准备祈天大典忙得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