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引狼入室(86)

作者:陈鲜 阅读记录

但是他爹给的“黄鱼”,在东瀛花用了一点,剩下全给了袁闵礼,靠自己买是不用想了。

刚想跟府里张嘴,就听到账房跟三姨娘盘账,说刚开年府里开销就很不小。

三姨娘又抱怨那些来打秋风的穷亲戚,他就歇了这个心思,选个合适的位置租一间也行。

他在东瀛的时候,头两年住学校宿舍,后面一年才出来赁房子,家具设施一应齐全,倒也方便得很。

沪城是大城,租赁事宜应该不会比京都繁琐。

他出了五姨娘的屋子,正好跟阿良碰个正着,赶紧招手,“过来过来。”

这皮猴一到过年就滑不溜手,总是一个照面又不见了人影。

他扯他到沙发上坐下,正色道,“我开年要去沪城,你该听说了?是跟我去呢还是留在月城你得有个打算了。”

阿良倒不忸怩,朗声道,“跟你去怎样?留在月城又怎样?”

方绍伦敲敲他剃成青皮的脑袋瓜子,“跟我去呢,城防这块天天巡街。留在月城的话……”他沉吟了一下,“要么去二少爷手底下,要么去张三那,你自己选。”

从小跟着他的人,绍玮多半不会重用。跟张三的话,也不晓得他愿不愿意带,他亲自去说,应该能成,这点面子总要给的。

阿良看着凝神替他思索的大少爷,很有些愁眉。

论舒服再没有比跟着大少爷更舒服的了,吃穿从没亏待过,逢年过节都有红包给,一般的事都自己动手,长随小厮也有自己的圈子,他打听过了,再没有比大少爷更好伺候的主子了。

但是……他瞄一眼庭院的方向,那里空荡荡的,并没有那抹俏生生的人影。

他陷入纠结里,嗫嚅道,“……让我考虑两天成不成?”

“怎么不成?正好府里添丁办‘三朝’,我还得过几天才走呢。”

不得不说,方绍琮生得很是时候,方绍伦要是到沪城去了,再回一趟吧嫌麻烦,不回吧又有闲话生。

方学群翻了老黄历,正月十九上上大吉,订下那天办‘三朝’。只有一个星期,时间紧凑得很,府里立刻忙活起来。

但是再忙活,大少爷也帮不上忙,便只管收拾自己的行李,等吃完酒席就走。

过了正月十五,西岷大学的校长董鸣宇打电话到方府来,说他表妹董小姐已经来西岷任教了。

又再三的致谢方大少爷昨日派车接来了赵书翰,因此要在玉楼东请一桌酒席,宴请方大少爷,并请两位新上任的教授作陪。

方绍伦换了套西服,在外头套了件大衣,稍作收拾。

府里司机正忙着,他叫了辆黄包车到玉楼东。

装饰得古色古香的小包厢里头,纤瘦的身影正欣赏着墙上的字画,听到门响,转过头来,正是一路同船回来的董小姐。

董小姐论姿容不算绝色,但气质高雅,言行爽朗,主动伸手过来,“方先生。”

她跟方绍伦同船回国,交流不少,笑道,“我全名董毓菁,若不嫌弃唤我‘毓菁’就好,小姐少爷的听着别扭,也显生疏,咱俩也算熟人了吧?”

方绍伦最喜欢这种大大方方的性子,与她握了握手,“正该如此,叫我绍伦就好。尊兄总算把你盼来了。”

他转头跟董鸣宇和赵书翰打招呼,“鸣宇兄邀约是美意,但我不日又要去沪城,这顿一定让在下做东。毓菁、书翰远来是客,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他常在玉楼东吃饭,点了一桌特色菜,又命灶房温两壶黄酒送上来。

黄酒度数低,口感醇厚,便是女士喝两杯也不要紧,喝不醉人。

四人把酒言欢,渐渐言语熟络随意起来。

赵书翰原本还有些拘谨,酒过三巡,也打开了话匣子。

“不瞒诸位,当时我留洋东瀛,家父劝我学经济之道,但我立志工科。东瀛弹丸小国,便是靠工业改革振兴了经济。”他不善饮酒,低度数的黄酒也令面庞绯红。

“东瀛棉纱、生丝在机器的加持下,一夜所产胜过全镇一年所出,生产力悬殊之巨大,是我的父辈们难以想象的。”赵书翰是毕业于京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高材生。

“所以,校长命我攥写专业设置方案,除数理化基础课程之外,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热力学和流体力学都是我想要开设的,只是如今师资紧缺,少不得根据聘任的师资专长稍作调整了。”他皱眉叹气,十分忧心的口吻。

董鸣宇与他碰杯,劝慰道,“教育乃百年大计,只要方向正确,日复一日,水滴石穿,终能有所成。人才这块,我会再尽力招揽。”

他投身教育,殚精竭虑,西岷大学如今有限的几个师资都是他四处网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