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引狼入室(322)

作者:陈鲜 阅读记录

“只怕届时由不得我们答不答应!”方学群将茶盏扔回桌上。

“可是……”丁佩瑜犹疑道,“据说不止沪城,锡州也有棉纱厂跟东瀛达成了合作。人家技术确实好,之前学校就教过,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印棉老爷子是知道的,确确实实价好质优,要是走海路来,咱们‘博新’的利润何止翻番……”

“不成!”方学群一挥手,“别盯着这眼前的蝇头小利,做生意最要紧是求稳!”

看爱妾一脸不虞,方学群叹道,“佩瑜呀 ,小富靠机缘,大富凭见识,行商立业一定要把格局打开!眼光要放长远些……”

“老爷是说妾身头发长见识短啰?”丁佩瑜一扭身子,“那我可不在山里奉陪了,要回山下去多看看书,长长见识。”

二十几岁的少妇撒娇是最有风情的了,方学群笑着拉她胳膊,“等明早再走,今晚再给老爷捶捶脚……”

第二天一早,丁佩瑜下了松山,等回到城内已经是傍晚。她并未急着回月湖府邸,而是径直去了城东酒厂。打发走司机,又冲贴身丫鬟使了个眼色。

可等那道秀挺身影出现在内室,已经是天黑后的事情。她皱着柳眉,扭身在床畔撕扯着手里的锦帕,“怎么才来?三房一双利眼,五房一张碎嘴,我回去太晚要听闲话的。”

袁闵礼上前搂着她肩膀,柔声安慰,“累你久等了,税公所的坐着不起身,我也不好赶人。”

他这样温柔的声气,再转过头,一张堪比潘安宋玉的俊颜,通身洋溢着书卷气,又带着几分商场磨砺出来的沉稳,哪里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能比的呢?

丁佩瑜立刻就消了怨气,转身投入他怀里,“税公所的怎么又来了?”

“无非是变着法子要钱。正月里那场祸事烧了沪城好几家布庄,今年的效益明显不如去年,非得按去年额度开税。”袁闵礼叹着气,“还是嫌日常那点孝敬少了。”

棉纱厂里里外外都靠他,投资决策他却做不了主,丁佩瑜不禁燃起母性的情怀,轻轻搂着他脖子,将面颊贴上去,“你别太累到自己,厂子又不是你一个人的。”

“既然为了这个头,总要对股东们负份责任。东瀛注资那事,方叔怎么说?”

丁佩瑜将松山发生的争论复述给他听,“看样子老爷子是绝不会同意的。”

袁闵礼勾了勾唇角,“方叔向来讲大义,轻小利。只是这年月,思想要是跟不上形势,千金散去也容易。政府征高税,民间吃大户,便是金山银山又经得起几层盘剥?我们这辈人囫囵着过得去,总得要替子孙着想。”

丁佩瑜将儿子看得重,听了这话深以为然,愤恨道,“年纪越大越是犟,谁的话也不听,简直就是老顽固!”

袁闵礼轻拍着她肩膀安慰道,“不急,从长计议吧。”

丁佩瑜抬起头,红唇向着凸起的喉结吻去,却蓦地偏过头,一阵干呕。

袁闵礼转身倒了杯温水给她,“在山里受凉了?”

“没有。”丁佩瑜接过水杯,在心里默数着日子,“怦”一声玻璃水杯掉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她抬起一张惨白的面庞看向袁闵礼。

第96章

左云从曼德勒出发,经腊戌进入华国边境,再经畹町、腾城、理城,先到达月城,一路都是跑马走驿道,风餐露宿,确实十分辛苦。

一进月城人倒是舒坦开来,先找了家相熟的客栈睡了一晚,又到玉楼东吃了顿好的。他好歹在这里混了七八年,饮食吃得惯,人脉也有。

玉楼东的掌柜便悄悄拉他袖子,“左掌柜,三爷没跟你一块回?”

“我三哥忙着呐,”左云得意地笑,“新近买的矿一直在出货,走不开。”

“哟,那可是大买卖。”掌柜的恭维了几句,又低声道,“三爷在那头娶妻了吗?”

“怎么?您要给做媒?那倒用不着,娶不娶卢家小姐,也就咱三哥一句话的事。”在外头,左云是绝不肯堕他三哥一点面子的。

掌柜讪讪地笑,“那咱可攀不上。不过,方家大少奶奶……”他将嘴巴凑到左云耳朵跟前,“有喜啦,满了三个月坐稳了胎,方家铺子还派了一回喜糖,可把方老爷高兴得什么似的,就盼个带把的呢……”

月城民众对于方家大少爷婚礼上的那幕闹剧记忆犹新,张三爷远走印缅,更是坐实了这个事,都认定张三爷和方大少爷争抢方大少奶奶,只可惜一女不能嫁二夫,最后花落方家。

因而巴巴的把这则新闻讲给左云听,再一看左掌柜,鼓着腮帮子,额上青筋直跳。掌柜的心里越发有数,果然空穴不来风。明儿早茶又有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