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和贤妃作为封后的大热门,永寿宫和景仁宫日日都很热闹。
在沈青青的本子上,德妃代表物是梨,因为她姓李,贤妃的代表物是月亮,她名裳月,月亮很适合她。
除此之外,这个月,皇上也去长春宫找颜修仪睡过一觉。
颜修仪势头不猛,但胜在稳,身为太后的娘家人,只要她不作死就不会死。况且从颜修仪的位份上看,皇上跟太后关系不差,可能还是个孝子。
所以颜修仪也在沈青青的考察本上,颜修仪本名颜英华,一听就是个美貌又英气的女子,所以她的代表物是一朵花花。
最后是大选后到现在都没出头的两位宝林两位才人,她不做考虑。
沈青青捧着自己的本子,珍之重之在卫贵人的小鸟后面打了个五角星。沉寂许久还能出头,优!
思过斋的下人就这么几个,方嬷嬷独来独往,珊瑚不离杜宝林的身,沈青青、小定子因躲闲的友谊厮混在一起。
这天,因为和小定子帮喝大摔倒在台阶下的书阁老太监扶起来,老太监也加入了他们的每日闲聊中,思过斋混日子小队伍再加一员。
令人惊喜的是,老太监因为七岁就进宫,后辗转在宫内各个地方,又幸运地活到现在这个岁数,对宫内的阴私知道颇多。
甚至对皇上的皇祖父那一辈的后宫也有所了解。
没有人能拒绝起八卦,老太监也不能,渐渐地沈青青模糊知道几个先帝时候的嫔妃。
当然,说话时间多了,老太监自觉他们耽误了他的时间,便理直气壮要求沈青青和小定子帮他将晒完的书整理放回去。
沈青青只好答应,不然,没了老太监的八卦,这思过斋可太无聊了。
在整理书籍时,小定子忽然问沈青青:“你认字?”她整理书籍并非随意放置,而是分门别类进行归置,还颇嫌弃老太监晒过的书重复晒。
沈青青心想这有什么,点了点头:“对啊。”
小定子的视线倏然变了,不再是那般懒懒散散得过且过的模样:“认得多吗?”
“正常读话本没问题,科举肯定是不行的。”沈青青出生时沈家作为商户已经走了几年下坡路,但还没亏了子女的教育问题。
但这个时代更多人,是压根没机会识字的。
沈青青谨慎道:“你要做什么?”
小定子坦言:“你教我几个月字,之后,我可以将你塞进你想进的嫔妃宫中。”
沈青青满脑门问好:“你有这本事?不是,你为什么会觉得我会离开思过斋,还有,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小定子看着她,用最少年的脸庞说出最老成的话:“我七岁入宫,在宫里呆了八年,看人还是有一套的,你在我这里打听各宫妃嫔的为人和喜好,以及皇上晚上歇在哪个宫,任谁都知道你在准备什么。”
沈青青抿唇,这小破孩。
“况且你对杜宝林不如对其他嫔妃一半热忱,这种情况下除了要走别无他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理解你,所以不管你想去哪个娘娘的宫中亦或者是御前,只要你帮了我,我就会帮你。”
沈青青吐槽:“就算我真想走,我为什么要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还有,我才不去御前,我的目标可是当上后宫娘娘的大宫女。”最好这个娘娘是最终赢家,这种押宝投注可太刺激了。
自古皇帝多疑心,就算她有心声加持,万一皇上是个口是心非、心口不一的人呢。而且御前多危险,两个大太监钱全忠和王积贵全在,敢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动心思,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光小定子都能看透她的心思,足见这些太监心眼有多多,不去御前,死都不去!
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沈青青完全没有修炼到位,或是说,她在小定子面前放松太早了。
小定子眼
神一飘:“我现在确实没有能力,但御前的小王公公在收徒,如果我被选上了,你去哪里我都能安排。”
沈青青明白了,她被画大饼了。
也是,如果小定子有门道,何苦留在思过斋。但若说小定子没点能力,沈青青是不信的,能把宫中大小事,在一天三次去膳堂取膳的过程中打听清楚,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如今机会来了,可他却不识字,注定会被筛下来。
能进宫当太监的多是家里贫寒到实在活不了人了,才一狠心来碰碰最后的运气,更别提识字了。能识字的太监满宫都少有,称为太监中的佼佼者也不为过。
眼见着沈青青不说话,小定子也低头沉默起来。
沈青青无奈,念着同在思过斋的交情,同想往上爬的心路:“我教就是了,但丑话说到前头,你学得太慢,可不关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