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敦煌九万场雪(86)

作者:慕清明 阅读记录

他当夜便修书一封,打发人快马加鞭赶回姑臧,把这当成个大消息,邀功似的报给了河西王。

河西王得知此事后确实很高兴,将书信递给散骑常侍张溱,对他说:“去,把这消息散布出去,孤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李凉州是个瘸子!”

一只瘸腿的鹿和一只独眼的狼,也不知咱俩谁更悲催一点,沮渠玄山拍案大笑,乐不可支。

张溱拿了书信从宫里出来,转头就去了景熙侯府,先将这消息报给了沮渠青川。

沮渠青川一听也乐了,当初在酒泉城外受降的时候,他和李翩见过一面。彼时只觉那武昭王亲侄是个神采秀俊之人,没想到竟是个跛脚的,藏得倒挺深,连他也没看出来。

乐完,他扭头问张溱:“子延,早听说你们安定张氏与陇西李氏颇有交情,你觉得凉州君是个怎样的人?”

这张溱明面上是河西王的散骑常侍,其实背地里却是跟他走得更近。

时人皆喜臧否人物,连他和河西王也没能逃过臧否之事。

他早就知道朝中许多人私下议论他们兄弟,因沮渠玄山脾气暴躁,又对汉人的规矩和仪礼极为厌恶,故而那些人给胞兄的品评是“冥顽”,而给他的却是“雍容”。

正是“雍容”这二字,让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拉拢了许多朝中重臣。

汉人总是这样的——

较之寂静,他们更喜欢肤浅的热闹;

较之激烈,他们更喜欢温吞的恭谦;

较之真实,他们更喜欢矫饰和惺惺作态。

他和张溱这些人走得近,很快就学会了一些从前不会的东西。

听景熙侯询问李凉州为人,张溱略一思索,正色道:“诡行灵秀,奇情深挚,轻薄凡俗不能解。”

“子延好高的评价。”沮渠青川以手指轻叩案几,神色颇耐人寻味,“这样棘手的一个人,当初我怎么就放他走了呢?”

“下官倒是觉得,放他走也并非下策。若是在酒泉就杀了他,无非是条贱命,杀了就没了。但大将军放他走,现下有他在敦煌,反而是件好事。”

沮渠青川挑起眼角看了张溱一眼,轻飘飘地问:“对谁是好事?”

“对您。”张溱正色答道。

沮渠青川没接张溱这句,而是蓦地换了个话题:

“折冲将军郑揽和平朔将军沮渠成勇已奉命前往张掖集兵,待辎重粮草皆备齐,差不多已是立秋前后,届时大王就该亲征了。他一心要去找李氏报剜眼之仇,怎么劝都不听。”

“您也要去?”烛光映在张溱脸上,一半明一半暗

“那是自然。”

张溱往沮渠青川那边凑了凑,刻意压低声音,语气里扑簌着一丝冷意:“大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沮渠青川蓦地笑起来,眼中清光又润又凛。

他放了一枚棋子在敦煌,估摸着这枚棋也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

苏绾和手下女军从城里回到玉门大营的时候,带回了凉州君是个瘸子的消息。

今日是望日,苏绾照旧去了募兵所处理募兵之事,刚进城就听到了这八卦,说是整个敦煌都传遍了。

苏绾并没把这当成什么大事,她见过的缺胳膊断腿的人太多了,只要上了战场,谁都没法保证自己能囫囵个儿下来。可跟她一起回城的那几个年轻女军,却是真的被惊到。

这不,才回来,这消息就以飞毛腿一般的速度绕着大营跑了三个圈儿。

女军们因为凉州君和云将军不对付,对他都没什么好感,不过也不至于厌恨。这会儿听说此事,大部分人都是咂咂嘴摇摇头,或许还会再说几句活该、恶有恶报之类的话。

惟有北宫茸茸,听到消息的瞬间就急了,她要去找云安问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可云安却不知去了哪里,整个将军府上上下下都翻了一遍,连个影子都没翻到。

“茸茸。”

林娇生刚从书吏房出来,就见北宫茸茸站在那儿抓耳挠腮,总感觉她下一秒就要用爪子刨地了。

“小郎主,”北宫茸茸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你见到将军了吗?她去哪儿了?”

林娇生:“望楼。”

话音甫落,北宫茸茸撒腿就跑,一眨眼就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哎——,茸茸——”

林娇生想叫她却没叫住,面上浮起一抹不忍之色,小声嘀咕了句:“我还没说是哪个呢……”

前文已述,玉门大营所在之处原本是武昭王建立的军屯,整个建筑结构就像是个小城池,或者说是个大坞堡。军营四角各有一座望楼,高高地耸立在那里,用来观察大营外的情况。

接下来,女军们都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将军府那个姓北宫的姑娘,火烧屁股似的一口气奔去了营北的望楼,片刻后又从营北奔回营南,紧接着又奔向营东,最后终于停在了大营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