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敦煌九万场雪(105)

作者:慕清明 阅读记录

云安站在那幅尚未正式落笔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壁画前,默不作声地瞧着石窟内那一说一应的二人,不知为何,突然感觉自己的心跳十分剧烈。

舍身饲虎……究竟是谁舍其身,谁得救赎,谁又能全然说清呢?

第45章 七重行树(3) 二人仿佛一对儿落难知……

等到云识敏逐一将石窟内要绘制的内容讲完,日头已经从东边一蹲一蹲地磨蹭到了西边。

云安这才遽然想起,刘老叔跟她说未时回城,若是还要搭车的话就去宕泉河畔等他。

她今天必须赶回城里,家中那两匹小马驹夜里还需人照料,于是急急忙忙爬下木梯往宕泉方向跑去。

才跑了没几步就见三五个工匠担着水从宕泉那边过来,其中一个年轻人认识云安,离老远就跟她打招呼。

“云家阿姊这是要去哪儿啊?”

云安赶忙问他:“二古,瞧见刘老叔了吗?”

“他见你迟迟不来就先走了。托俺们带话给你,让你在你阿爷这儿暂住一夜,明日一早他专程来接。”被唤作二古的年轻工匠对云安说。

云安一听这话心里着急。

其实在云识敏这儿对付着住一宿是可以的,她住哪儿都无所谓,可出门的时候想着很快就回来,家中的小马驹也就没托人照看,晚上要是回不去,实在令人担心。

正焦急着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驾马车停在了云安面前。

车帘打起,李翩从车内探出头来,柔声说:“我送姐姐回去吧。”

偏西的日光泼洒在他俊秀眉目之上,在千佛洞黄褐石壁和灰白苇子的衬托下,好看得极其不真实。

李翩从车内向云安伸出一只手,摊开的掌心落满阳光。仿佛在这一刻,尘沙、烈日、戈壁、长风,还有鬓边渗出的热汗,都没关系,一切都没关系。

于是她没再犹豫,把手搭在了他的手心。

*

马车颠簸着从千佛洞往敦煌城走。

千佛洞位于神沙山下,距离城池约四五十里路,马车要走一个多时辰才能回到敦煌城。

敦煌与中原不同,此地受西域胡人影响,民风也颇有些豪迈爽利的味道,不像中原地界的富贵人家那样讲究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什么食不连器、坐不连席。

此刻,云安就坐在李翩旁边,马车摇摇晃晃载着二人向城内行去。

一开始没人说话,气氛难免有些尴尬。

但李翩是君子,《礼记》有言:“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按照他的理解,照顾旁人情绪,打破尴尬,让对方舒服妥帖,也是君子贵人贱已的一环。

于是李翩清清嗓子,拉家常似的开始给云安“汇报”自己这些年的景况。

“我这几年一直待在酒泉,现在是回来过年节的,过完年节也许还要去那边。”

“听说小郎君是去了泮宫?”云安轻声接话。

“嗯,去读书。世子也在泮宫,我去陪世子一起读书。”

“小郎君年节之前会一直待在府上吗?”云安问。

她记得云识敏的交待,要找个机会偷偷把钱匣还给李翩。

一听这话,李翩的眼睛忽地放出亮光,面带惊喜地问云安:“姐姐想来做客?我在呢,茸茸也在呢,姐姐随时可以来。”

云安微应了一声,却没说自己到底要不要去。

“茸茸还好吗?”过了一会儿云安又问。

“可好了,好吃懒做,每天都吃得肚皮圆。”

云安“噗嗤”一声掩口笑起来。

说到茸茸,马车内的气氛更轻松了些。

李翩开始眉飞色舞地跟云安讲述茸茸是如何在泮宫的灶房里偷鱼,结果掉进水缸差点儿淹死;又说灶房内的大厨子想让茸茸抓老鼠,谁知茸茸看见老鼠吓得撒腿就跑……把云安逗得直笑。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便回到了敦煌城。

刚进城门云安就想下车——不知为何,她有些不想让李翩看到自己住的地方。

谁知这回李翩却说什么也不同意。

“让我下去吧,我自己回去就行。”

“这是说哪里话,哪有半途把人丢在路上的道理。”李翩拒绝。

“杂石里的巷子特别窄,路不好走……”云安面色微红。

“没事,秦阿叔御车之术十分了得,多难走的巷子都不怕。”李翩再次拒绝。

没奈何,云安只得待在车上,由着马车将她一路送回杂石里。

巷子里的路果然很窄,且年久失修,马车走着磕磕绊绊十分颠簸。纵使秦阿叔的御术再了得,等走到云家门前的时候,李翩也已经被颠得脑壳疼。

“多谢小郎君送我回来,时候不早了,小郎君也请早些回去吧。”

云安恭谨地跟李翩道了谢,随后便下车往院门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