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阿哥忍不住又插言:“章八是哪个?我敢肯定,御前没有这个人。难不成是太监?啧,这小宫女还挺……”
胤禛探身掐了他一把:“就你话多!”
康熙让胤禛在上书房教弟弟们几何学,谁不好好听讲他就掐谁,掐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十阿哥疼得哎哟一声,刚想开骂,瞬间被九阿哥捂住嘴扯开。
“识相点儿吧!这会儿过了嘴瘾,赶明儿再上四哥的课,小心他公报私仇!”他贴着十阿哥的耳朵警告。
十阿哥闭紧嘴巴直点头。
胤禩习惯不让任何人的话落空,即便不想搭理,还是敷衍了一句:“我让人仔细打听过,宫里没有这两名字。兴许,用的都是化名罢。”
胤禛当然能听出他在故意淡化她的身份,想着或许是老九老十两个大嘴巴在这儿,不方便细说,于是并未深究。
九阿哥则想,八哥如此讳莫如深,这郭绵必是个拿不出手的。还是不要问了,问得太细,他怪没面子的。
十阿哥……怕挨掐,不敢质疑。
“既然找不到人,我便自作主张打开了那封信。内容和封皮一样,与我完全没关系,只写了一件事:鼓励章八好好读书,早日金榜题名。
原来郭姑娘的母亲资助了一位准备进京赶考的书生,也就是章八,由于种种意外不能继续资助,由郭姑娘接手。郭姑娘与他素不相识,这是第一次通信。
在戏本里,姑娘家资助书生都是为了当状元夫人,可郭姑娘并没有这种企图。她鼓励章八,好像只是为了争一口气。那些鼓励的话,更像是说给她自己听的。其中有一句,诙谐有趣,志气满满,我至今记忆尤深。”
“说的什么?”胤禛被他勾起了好奇心。
在他眼里,老八过分圆滑,对人的喜恶都藏在心里,轻易不出口。可话才说到这里,这郭绵就已经得了两个好词。
这足以说明事态已经比他想得更严重——好看的皮囊随处可见,有趣的灵魂百觅千寻。老八喜欢的,显然是这姑娘的内在。这便不好找替代品。
有那么好吗?
胤禩眼里映着皎白的月光,微微翘起嘴角:“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应该被我的光芒闪瞎,流着泪说:是我狗眼看人低。”
胤禛沉默了。
温润谦和的八弟,竟然喜欢这般粗鄙狂傲的?
确然,这一款的,往往心高气傲,只怕不愿给人做妾。难办。
但……要是非她不可,就只能想办法给她抬旗,让她做侧福晋了。
不过汗阿玛那一关肯定不好过。若先娶了博尔济吉特氏,稳住科尔沁,我再去请太子和惠妃说情,或有一线机会……
他是个实干派,这就开始谋划上了。
反观九阿哥十阿哥两个小屁孩只会瞎起哄。
“哎哟喂,瞧把她狂的,还发光,怎么不上天呢!”
“嘿嘿,八哥,你要是把她娶回家,以后灯油钱就省了。”
胤禩心里很不舒服,孤独和难堪一起涌上来。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即便是关系最好的兄弟,也无法理解这句话对他的冲击。
因为他们的额聂都有宠有封,他们没有在轻视和欺凌中长大,不曾为寻求庇护,收起锋芒做个乖孩子,也不曾为荣荫生母,勤学苦练积极表现。
更因为他们都是资质平庸的燕雀,根本不知鸿鹄之志。
他们嘲讽的是郭绵,也是爱慕郭绵的他。
如果说这话的人是公主,他们会盛赞她有志气。
如果是博尔济吉特氏,他们想必会说,真不愧是蒙古格格,果然桀骜难驯。
可郭绵没有高贵出身,所以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就是心比天高、自大轻狂。
而他竟为这样的女子置高贵的博尔济吉特氏于不顾,怕不是傻?
借着夜色的掩盖,胤禩阴沉着脸。
“接着说,后来怎么非她不可了?她人在何处?”胤禛的谋划被关键问题卡住,回过神来催促他。
十阿哥自以为幽默地开了个玩笑:“是不是因为她真的发光了?”
平常兄弟们一起说话,胤禩一定会先接胤禛的话,因为胤禛性子敏感,还有点小心眼。冷落了他还得想法子哄。
可这次,他先接了十阿哥的,认真道:“是,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个光芒万丈的人。我为她自豪。”
接着掉转话头,对胤禛道:“后来,我鬼使神差地以章八的口吻,给她回了封信。她并未识破,开始与我书信往来。五年,整整六十封信,足以了解一个人。她的温柔体贴、纯真善良、坚强乐观、认真努力,全都深深吸引着我。我想,这辈子再也遇不到比她更好的女子。”
晚风越来越凉,胤禩的分享欲也没有最开始那么热切了。他只想把胸中压抑许久的情感表达出来,对于细节干脆能省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