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资助的贫困生是胤禩(30)

作者:四担白米 阅读记录

他曾想扔掉它,却终究没舍得。

庆幸没舍得,如今它成了唯一的念想。

只是一念,耳畔便回响起那句‘别逼我依附祝京来对付你’——她究竟有多厌恶我,才能说出这种话,难道我比祝京更可恶?

是,祝京虽然恶劣却富可敌国,而我,我只是个用尽心机依然输得一塌糊涂的可怜虫罢了。

她不会再回应我了。

瑟瑟秋风卷着烟花残余的硝石味涌入屋内,呼吸更艰难了。

胤禩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掌里的汗才接过照片。

他没有多看,只是扣在心口处,蹒跚回到床上,拉起被子把自己蒙上。

哑太监关门时听到了压抑的呜咽声。

烟花还在持续,孔明灯也陆续升空,乾清宫方向鼓乐喧嚣,热闹至极。

阿哥所的主子奴才都在爱玩的年纪,东西两间几乎倾巢而出,灯都忘了留。

偏有人独自擎着灯笼,提着食盒,穿过暗巷,用脚踹开了胤禩房门。

“老八,四哥给你带好吃的来了!”

被中的呜咽戛然而止。

里面的人一动不动。

“别装睡了,看见你动了!”胤禛吹灭灯笼放下食盒,走到床边坐下,低声戏谑:“躲着干嘛呢?你大病初愈,不宜虚耗精元。”

胤禩没出声。

胤禛呵呵两声,掏出手绢塞进被子里,笑道:“得,四哥出去找壶酒,你擦擦手起身罢。”

听到脚步声远去,胤禩才掀开被子跳下床,拔出床头佩刀。

这把刀在战场上见过血,寒气逼人。

他想,如果现在杀了老四,这世上就不再有雍正了,皇

父至多会将他削爵位圈禁,小九也不会被虐杀!

其实胤禛食盒里带了酒,怕老八难为情,才谎称出去找酒。他根本没走远,就在门外站着。

听着刀出鞘声,心里一惊,闪身入内箭步上前拿住胤禩手腕,“老八,你干什么!”

胤禩大汗淋漓,唇白且干,气息短促,仿佛病入膏肓。目光中恨意汹涌,神情却是惊惧交加,和平日里判若两人。

“上午还好好的,怎么忽然成这样了?”胤禛吃惊不小。细察他状态,怀疑他被人加害,而自己来的不巧,被他当成了凶手。

胤禩唇瓣发颤,却发不出声。

胤禛怕他伤到自己,稍一使力,把刀夺来,往外一扔,接着高喝:“来人!”

喊了好几声,哑太监才跑来,身上裹着一股焚烧化工制品的刺鼻气味。

“什么味儿?”胤禛警惕地喝问。

后院火盆里还剩两只鞋跟没烧完,哑太监知道不能暴露,寻思着如何糊弄他,稍一耽搁,便被一脚踹翻。

“说!你用何毒害八阿哥?”

哑太监大惊失色,拼命摆手,拼命磕头。

胤禛性情急躁,对上个哑巴,更是急火攻心,又一脚当胸踹去,直把对方踹得口吐鲜血。

“四哥!”胤禩因情绪过激而黏合的声道终于破开,声音异常尖锐:“要打杀我的人,先杀我!”

“你说什么胡话?”胤禛猛回头,恼火道,“你如今这般模样,十有八九是被人下了毒。这奴才身上散发的怪味,八成就是害你的毒药。我不过是想弄个明白,好带你速速前往太医院,让太医们对症下药!”

“是!我的好四哥当真爱护我!”胤禩像猎场上被刺中的野兽,朝猎人发出怨愤的嘶吼,可是吼完,一道眼泪倏忽飙出,紊乱而颤抖的喘息透露出无尽的委屈。我曾把你当最好的兄弟……

胤禛一怔,莫名心虚:虽然不知道哪里错了,但我肯定错了。

可老八素来心宽,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究竟如何得罪的?

向来都是别人得罪他而不自知,这还是第一次反过来。他不知如何应对,仓皇离去。

胤禩将他带来的食盒扔出去,险些砸到他脚后跟。

他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随即运步如飞。

第21章

不多时,太医赶到。

第二天萨满法师也来了。

胤禩病倒的消息很快传遍紫禁城。

几日内,兄弟姊妹、各宫母妃,乃至宫外的叔叔大爷、堂兄弟们也都要来看他。

康熙下令不许任何人叨扰,却躬亲探视。

胤禩以怕过了病气为由拒不相见,隔着门,跪请出宫养病。

康熙三十五年皇父第二次出征噶尔丹时,他生过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彼时战事不利,皇父却仍惦记着他,连传三封手谕回京问他病情。

次年,皇父第三次出征噶尔丹,中途积劳成疾,他在御帐外祈求上苍将自己的阳寿分与皇父。

他以为,这几年父子情深、君臣相宜,可后世的史料中却记载着一段冰冷的文字。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胤禩病笃,于畅春园附近的园子休养。二十八日,康熙自塞外返回畅春园,因不想沾染晦气,有意将胤禩迁至内城家中,命诸皇子奏议。九阿哥胤禟坚决反对,说“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万一不测,谁即承当。”康熙说:“八阿哥的病极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断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