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院美人处对象日常[七零](99)

作者:夏端 阅读记录

有人用疑惑的眼睛看她,仿佛是认识她的人,但周梨一时也认不出这些人,便没久留,直接离开公社,去了三中报名点报名。

县三中离公社不远,原身就在这里读的初中。

周梨报了文科并加考英语,老师说一周后,会有一次统一的初选考试。

大家都不知道考试内容,不安地去问老师,老师说不是一科一科考,只是一张综合试卷,考些常识,看看阅读和表达能力,免得混进来一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增加招生负担。

周梨报好名,回到邮电局,打了通电话。

这次接电话的是那位通讯员,周梨问:“靳连长不在吗?”

小朱道:“连长去团部了。”

“哦,麻烦你转告他,就说周梨打了电话过来,没有别的事,一切顺利。”

小朱鬼精鬼精的,一开始就猜到了是她,赶紧回复:“好的嫂子。”

周梨还是第一次听他手下的战士叫她嫂子,怔了一下,笑道:“谢谢,再见。”

挂掉电话才想起来,自己是不是也应该问问他“你们连长最近过得还好吗”之类的话。

她好像真的,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关心人。

初选那天,周梨又打了一个电话到他连队。这一次是靳屿成接的电话,他跟她说:“我给你汇了一笔款,到时候你去邮局取了。”

周梨道:“我都说了不用。”

“你们县的考点都在县城,你到时候提前过去,适应一下,住个好点儿的宾馆。”他吩咐。

“哦,好吧,知道了。”

初选通过后,汇款单也拿到了手,周梨看着上面500元的巨额数字,感觉他这是把自己积攒的老婆本都给她了吧。

周梨把钱取出来,又直接存进了邮政储蓄存折。

后来,她没怎么去过公社,整个11月都窝在村子里。

此时正是农闲时节,山间地头的活儿少,有人去山上挖冬笋,作为农副产品,可以直接去公社里卖,也有像大伯这样的竹编手艺人,忙着编竹筐等竹制品。

周梨试着学一学,但她是个手工废,篾片竹刺不小心就扎破皮,大伯说:“你细皮嫩肉的,别学这个,快去学习,考个好大学,分配个好工作。”

她说:“我是学习之余来换换脑子。”

对于学习,村里也有报考的人,他们对此很紧张,而周梨学到现在,已经没了感觉,也或者是村里的生活太放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整个人都放空

了。

在村里住了一个月后,她完全成为村妞。

起先她还会稍稍打扮一下,现在无比随意,套个旧棉袄就出门,有时候跟着大伯母去菜地里浇浇菜,或者揣一兜瓜子,去人多的地方嗑瓜子,听他们聊八卦,聊一些生活琐碎,极品亲戚,情感纷争……

周梨好像又回归到了咸鱼状态,一天下来,连靳屿成都不会想。有时候村里的人会打听靳连长的情况,但她向来低调,只敷衍说还好。现在通讯不便,不像后来那样即时能聊天,她在这里过得不亦乐乎,感觉已然回归咸鱼本体。

这晚睡觉时算了算,她快有一个月没跟靳屿成联系,他一定又在说她没良心。

靳屿成何止说她没良心,简直觉得她没有心。

男人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特别烦躁。

尤其是通讯员抱着一堆信件,给连里的战士分发,靳屿成站在一旁冷眼瞧着,暗叹她是真的没把他、没把这份感情当回事。

虽然知道她在村子里一切安好,也有学习要忙,但是如果觉得打电话贵,那就写信啊,抽点儿时间写封信怎么了?

连里战士不乏有对象的,他们的对象几乎都会写信寄过来,怎么就他的对象不写?

正想着,小朱递了封信过来:“连长,你的信。”

男人正要微笑,一看地址,西北寄来的,扬起的嘴角又放平了。

一天下来,看谁都不顺眼。

-

在山里的日复一日中,进入湿冷严寒的12月。

周梨靠着一个小收音机,每天听听新闻,得知全国各省市都确定了考试时间,大多集中在12月中旬。她也在这日,从报考点领到了自己的准考证。

考试时间:10日至12日。

考场地点:县一中。

科目顺序:政治、史地、数学、语文,12日上午加试英语。

她打了个电话给靳屿成,但他正好不在,周梨便简单留了个言。

回家时,看见一支送嫁的队伍在鞭炮声中,进了公社大院。周梨在一旁看了会儿热闹,听见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钟主任的儿子娶媳妇了,这下可热闹了。”

周梨没久留,很快回了家。

几天后,村里人八卦陈小月才进门一天,就把婆婆气得不轻,后来婆婆说自己生病了,要儿媳妇照料,结果儿媳妇天天只给她熬稀粥喝,气得她逢人就说自己受到了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