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问:“你不介意同款啊?”
赵晓丹道:“换个颜色不就行了,”随后问周梨,“有别的颜色吧?”
周梨回应说:“有的,不过你要是喜欢这个颜色,就买这个颜色呗。”
赵晓丹点了点头:“我先瞧瞧。”
好像是从篮球比赛那天起,不知不觉,周梨跟大家打成了一片。
但安逸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
这天,上面下发一个通知,原定在国庆节举行的文艺汇演,因故取消了,这次将于元旦重启,届时会有许多领导干部前来大院的礼堂观看演出。
由于这个时期可以用“扫除阴霾、重整旗鼓”来形容,文艺界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来鼓舞士气,所以领导发话,这台文艺汇演,大家务必拿出最高的水平。
团里接到任务,积极地动员起来,正在休假的团员全部被召回。
李春燕在家待了三天,就被队里叫了回来。她坐了一夜火车赶回京,又大包小包地把行李扛回团里,无比郁闷地说:“我连炕头都没睡热呢。”
周梨没心没肺地道:“同情你。”
不过李春燕这次确实带了许多山货回来,红枣、花生、瓜子,拿了些给队里的人一起吃,还单独捎了一网兜核桃给周梨:“你不是要研究数学么,给你补补脑。”
周梨笑嘻嘻接过核桃,说道:“谢谢,数学确实费脑子。”
李春燕又问:“你研究这个到底是要干吗?我总觉得你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周梨尴尬道:“没有要瞒着,现在又不能考大学,我只是觉得,我没上过高中,偶然看到高中数学课本,发现自己也能看懂,就学一学。”
李春燕听罢,没往深处想,说道:“说明你脑子好使。”
两天后,排练休息时间,队友开玩笑似的说:“李春燕,你的核桃不是还拿了些给器乐队的人,他们没帮你剥核桃么?”
李春燕脸上明显不自然,回道:“核桃我自己就能剥,犯得着让人剥嘛。”
队友继续调侃:“哦,小石剥的呢,你吃不吃?”
李春燕:“你别瞎扯,小石是我老乡,我俩一个省的。”
这一刻,周梨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李春燕之前说喜欢什么男生,弄了半天就是小石?也就是被赵晓丹误会写情书的那位?
她瞪大眼睛去看李春燕,李春燕梗着脖子,装死没回看她。
排练解散后,二人先去食堂,周梨笑吟吟:“你就没什么跟我坦白坦白?”
李春燕咬牙不认:“你想要我坦白什么?”
“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你喜欢一个男生,那人叫谁来着,是器乐队的对不?”
李春燕:“我那是跟你开玩笑,哪有说人家是器乐队的,你一定听错了。”
周梨见她矢口否认,笑道:“你不想承认也行,但你要是有什么情感上的烦恼,我可以当你的听众,没准还能帮你出出主意。”
“你比我还小两岁,怎么出主意。”
“这种事,不能只看年龄吧,再说我心理年龄比你成熟。”
李春燕还是不想聊这个,岔开话题:“好啦赶紧去吃饭,去晚了汤都凉了。”
……
吃罢饭,周梨到宿舍取衣服脸盆等,准备去洗头洗澡。
虽然现在天气冷,但舞蹈队的队员基本上练舞都会出一身汗,不洗澡没法睡觉。
大院开始了集中供暖,不过有时间限制:早上6-8点,晚上6-10点。早上锅炉工得提前一个小时去烧锅炉。
文工团有自己的锅炉房,管道连通了排练厅,供应水暖,虽然白天供暖的温度不高,但至少能保证他们练舞时不感冒。公共澡堂也有热水供应,还挺方便。
周梨洗完衣服后,在宿舍里把头发吹干。怕风把头发吹得太乱,直接松松地束了一个低马尾,再裹着那件驼色大衣,准备回家。
天已经全黑,走到一个岔路口时,远处路灯下走过来的一位个子高高的男人,正搀扶着一位老人,老人拄了根拐杖,慢慢前行。
男人看向她时,投过来一道熟悉的目光,让周梨确定那个人就是靳屿成。
夜色茫然中隔着一段距离看他,周梨不由恍惚,好久没见到他了,这些天舞蹈队的姑娘也很少聊他。
上回赵晓丹说他结束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就回连队了,现在是过来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么?
他搀扶的老人,应该是那位老首长,还是避一避为好。周梨在寒风中吸了吸鼻子,裹紧大衣,继续赶自己的路。
见她离开,靳屿成收回视线,扶着老人一步一步慢走,状若无事地说道:“爷爷,这根拐杖感觉怎么样,这可是我爸特地为您挑选的西北百年酸枣木,再亲手给您打造,托人捎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