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8)

作者:荔景 阅读记录

朝臣们说惯了仁义道德,纲常伦理,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圣人了,也不过都是些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

她还是太仁慈,杀少了,才让他们敢继续沽名钓誉。

不过狄爱卿倒是神色如常,他倒是真感念旧主,关怀苍生。

可这样却是更让她难受,她就不懂为什么那些个真有学识之人都对李唐年年不忘,为何就不能效忠她大周呢?

明明她也有识人之明,愿意提拔能臣,给于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天幕说她女子之身让她篡夺皇位容易也更不容易,但武皇觉得还是不容易多些。

毕竟篡权的能力能靠着努力提高,她不觉得自己办不到,但长久以来对女子的偏见却是她也难以撼动的。

武皇叹了口气,继续望向天幕。

上天既降下异象,又对她多有怜惜,不知能否告诉她破局之法?

【武皇也明白这一点,但却不甘心,传回给儿子那她建立的武周国祚就此断绝。哪怕她将儿子们改姓成了武显、武旦,但她比谁都清楚等她一死,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姓改回李。】

【所以武皇登基后迟迟不肯确立太子,还想搏上一搏。于是她提拔了武三思,武懿宗等人,不仅将他们封王,还交给了他们数项军国大事。】

【如果武家中有人能有太宗之才,让天下归心,武皇传位武家之人还有这可能。但结果大家也知道了,他们不仅没什么才能,干出的事也一个比一个抽象,我一直觉得武皇没有这几个废物亲戚说不准皇位能坐得更稳。】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儿女们祭拜母亲是天经地义,又有几个侄子会祭拜姑妈呢?更何况武皇与武家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好,武三思、武承嗣两人的生父更是间接死在了武皇之手。】

【所以最终武皇也看清了朝中态势,于是在圣历元年,在狄仁杰的劝说下,武皇终究还是召回了被流放的庐陵王立为了太子。】

原本觉得自己又有了希望而兴奋起来的武三思顿时一张脸羞得通红,这个天幕凭什么这般说他们?

他们武家人不行,那老李家的李显、李旦又好到哪里去呢?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武皇彻底妥协,放权给李唐一派了。她可以在死后还政李唐,但却不愿意现在就愿意手中的权力就被人分走。】

【男帝们向来运用外戚搞平衡,武皇是女帝那就更加的简单粗暴,她决定提拔自己的男宠替她监督朝臣和皇子皇孙们,于是控鹤监成立,由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管理。】

【只可惜武皇并不像汉武帝那般好运,她的男宠们也是废物,而且还野心颇大,两人利用武皇宠信大力排除异己,残害忠良,甚至于李武两家之人都要低上他们半头。】

【而这时发生了一件事,长安二年,张家两兄弟告发皇孙李重润和郡马武延基私下对他们两兄弟以及武皇的安排多有不满,武皇而后赐死了两人。】

【李重润和武延基于朝堂而言分量并不重,但身份却很贵重,武皇能因为二张杀掉自己的亲孙子,亲侄孙,又何况其余人呢?】

宴会上的人都是神色顿时巨变。

他们不仅震动于两个皇亲贵胄就被这么轻易处死,也同时意识到这件事后朝堂中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第4章

李云乐心头一惊,大哥李重润竟还是被二张兄弟诬告至死了!

难怪她180度大转弯,改变自己的主意。

其实刚穿来时李云乐对李显一家并没有多少感情,只单纯地想要摆脱自己被杀的命运。

甚至起初在襁褓中的她看到刚被贬房州颓废的一家人时,她心中还有些无语地感叹一家人这样难怪在最后会输了个彻底。

然而这一家人却又是皇室之中真正有家人之情的一家。

李显自不必说,就如同历史中的那般慈父中的的慈父。

韦氏虽更加严厉些,但对几个亲生孩子却也是万分疼爱的。

李重润也是一个慈爱的好大哥,对弟弟妹妹们很是照顾。

至于李仙蕙,她只比自己稍大,但却很有身为姐姐的自觉,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着妹妹们。

而且他们大概是怜爱自己还没出生就被流放从未过上好日子,又是幼女,所以更是宠爱自己。

人心都是肉长的,李云乐上辈子还是个孤儿,渐渐地就将他们视为了真正的家人,而她的目标也从避免自己被杀变成了避免李显一家被杀。

于是回来洛阳之前,她再三嘱咐李重润哪怕是私下无人时也不要跟别人评说武皇以及她男宠之事之事,毕竟隔墙有耳。

她还跟李仙蕙提议若她也不愿嫁给武家人,就跟她一起出家当女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