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27)

作者:荔景 阅读记录

于是她轻笑一声道,“朕既然到你的庄子上自然是想看那犁在最平常的田地里的效果,如果是就在院子里看了,那朕为什么不让你直接将曲辕犁送进皇宫来?朕还不用那么多时间来你这偏僻残破的农庄。”

李云乐:拒绝就拒绝,怎么还攻击了一波她的庄子!她的庄子只是外表不起眼,这里面的东西可是能改变世界的好吗?

知道拒绝不过,李云乐也彻底放弃了挣扎,毕竟推辞多了反倒会让人怀疑。

于是她只能抬手示意谢三娘道,“带路吧,去最近的那块正在犁地的水田。”

谢三娘见李云乐都发了话,点了点头,然后便领着众人七拐八拐穿过农庄来到田地旁。

与农庄主体建筑灰扑扑不起眼不同,田地里此时却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

此时正是初春,刚被种下没多久的作物们已经吐出了新芽,哪怕还有部分田地还没来得及种植下作物,但也能看出它的泥土很是松软,看起来竟是比他们曾经见过的最好的良田还要肥沃!

不远处的一块田地里一个身穿粗布的农人一手压住犁梢,另一手则是轻抖缰绳,他的前方是一头老黄牛,正尽职尽责地拖着耕犁。

虽然还看不清农人手中那犁的准确构造,但仅从那一人一牛的行进速度就已然能看出这犁比如今普遍使用的犁要快上数倍,也更加灵活省力!

哪怕是昨日压根不相信李云乐,觉得她是故意夸大其词好保住性命的人也都意识到李云乐所言非虚。

这犁的确比如今常用的的犁要省力、灵活,一旦被推广到天下将会大大提高百姓们的犁地效率。

而在这时,之前甚至对于天幕的出现都很是淡定的狄仁杰激动开口道,“陛下,这样的农具出现是百姓之幸,天下之幸啊!”

第13章

狄仁杰带了头,其余朝臣们自也是一片歌功颂德。

当然除了夸赞农具之外,他们更多的是夸赞武皇,称颂武皇有天命,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这样的农具。

总之,众人都是一副一副欢欣鼓舞的模样。

然而若是细心观察,便能看到他们说完就止不住下拉的嘴角。

诚然这农具于天下百姓而言是大好事,对帝王来讲也是一桩大大的政绩。

可这曲辕犁却是李云乐所创啊!

那天幕的预言对不少百姓而言本来就是天命的象征,若这农具流传全天下,那岂不是坐实了天幕上的预言——“光宗大帝”能让百姓们都吃饱穿暖?

一旦百姓都信了那天幕预言,他们还能请求诛杀李云乐吗?那时就算武皇忌惮李云乐想杀了她,怕也得害怕激起全天下的民愤了!

朝臣们的心情越发地沉重了起来,难道他们真的要眼睁睁看着天下迎来第二位女帝吗?

李云乐自然看见了他们掩藏的不情愿,稍稍一思索便明了他们为何如此。

她不由瘪了瘪嘴,果真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平日里天天喊着忧国忧民,结果跟自己利益相悖时就不顾天下百姓了。

李云乐不知道的是她的这幅模样也被武皇看在了眼中。

武皇在心中轻笑,果真还是个小孩子,如此较真。

对于臣子哪里用得着在意他们想什么?能用时便用,不能用时便丢掉好了。

不过现在不是教育孩子的时候,以后再慢慢教吧。

旋即她吩咐身旁的侍卫,将完整的“曲辕犁”呈了上来,又命冬宫(工部)尚书杨再思带着皇宫内最好的工匠将其研究拆解。

杨再思本是依附二张兄弟上位,如今二张倒台他自是害怕不已,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他自然很是卖力。

仔细研究了一番后,他一脸兴奋地回禀道,“陛下这曲辕犁构造十分精巧,的确能够大大提高犁地效率,而且制造起来并不算难,有经验的工匠多打造几次想必就能熟练掌握,不出三年曲辕犁就能推广到整个大周,到时候大周肯定能迎来大丰收。”

杨再思不算什么正直的臣子,但在工程营造上还算专业,不然武皇也不会真让他处在重要官职之上。

更何况此时正是他卖力保住官职之时,自然不敢出什么纰漏。

闻言武皇彻底放心了下来,点头道,“好,此事就交由你去督办,务必要让天下百姓尽快用上这曲辕犁。”

杨再思重重答应了下来,兴奋不已。

武皇能将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就证明她暂时不打算撸了他的官职,自己暂时安全了!

一旁的李云乐也是心头一喜,看完曲辕犁,事情也结束了,武皇应该要摆驾回宫了吧?

然而既然来到这,一个曲辕犁怎么可能就让武皇满足?她自然要好生查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