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这段历史时李云乐恨不得化身皇帝直接将那些人拖下去斩首,然而她也比谁都清楚,只要皇帝不是破罐子破摔了,那就不可能对他们做什么。
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如何应对,不会也被那人给道德绑架了吧?
但很快李云乐便否认了这个想法,她从来不是那么在意自己名声的人。
她若是那般在意名声,她恐怕就不会推动那么多的改革。
毕竟改革必定会动一大批人的利益,而被她动了利益的人必然会反对她。
他们没办法推翻她的统治,那就肯定要在名声上污名化她,将她打成所谓的“暴君”,就跟历史上大多数进行了重大改革的有为皇帝那般。
只是她若是真不管不顾让那大臣去死,似乎又有些便宜了他,真真是如何处理都很恶心人。
罢了,听听天幕中未来的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吧。
那时的她应该也已经七八十岁了,想来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了。
这般想着李云乐也不再纠结,专心听起了天幕。
【不得不说这一招真是狠毒,那大臣的做派简直是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为了匡扶帝王不正之举,连自己性命都不顾的忠臣一般。但实际上嘛,我们都知道这就是男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狗急跳墙了。】
【当然那一刻对于朝上的安乐大帝还有女官们的确很不好受,用当时还在安乐大帝身边当女官的大唐著名女宰相李冶在笔记中所说,当时她们那些女官都看呆了,毕竟那些男子平日里自诩坚强,结果这个时候竟然一哭二闹三上吊,寻死威胁皇帝!因为太过震惊,他们一时间都忘了去阻止那位官员。】
【但也幸好那官员也并没有真正豁出性命的勇气,看似撞得凶猛但在撞上柱子的那一刻脚步顿了一顿,于是呢他虽头破血流,晕倒在地,但是在太医的抢救下还是保住了性命。】
【不过其余男大臣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天赐良机,他们开始疯狂谏言,甚至还有朝臣声泪俱下地控诉了起来。
“陛下,臣等知道您是女子之身,所以对女子更加体恤,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不顾整个天下,不顾长久以来的社会传统,只为了一己之私就引起社会混乱啊!难道臣的同僚用自己的命都不能唤醒陛下吗?如果陛下一意孤行,那臣等也只能跟那位同僚一般以死明志了!”】
【这人说完当即跪下,而其余男性大臣们也跟着跪了下来,齐声大喊,“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愿以死明志!”】
【总之这番作态之下可谓是将安乐大帝架住了,仿佛安乐大帝不采纳的话就是年老昏聩,听不进臣子们的谏言。】
【这时包括李冶女官们都感受到了男性朝臣们的压迫,纷纷担忧地望向坐在御座上的安乐大帝。】
【李冶在笔记中是那么形容她当时的感情的,她很害怕安乐大帝顶不住压力而退步,放弃即将赋予女子的冠姓权,但也知道不论谁面对天下一半人的反对都难以顶住。况且在安乐大帝当政期间她已经大大地改善了女子的生存环境,给了女子们从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权力。】
【所以哪怕安乐大帝真的妥协了她也能够理解,毕竟哪怕是皇帝也从来都不是为所欲为的。】
天幕下,男子们顿时兴奋不已。
好好好!只要能让那些女子们不开心他们就开心了。
女子们此时的心情也一如那天幕中的李冶一般,虽然不愿见到安乐大帝妥协,但更体谅安乐大帝此时面对的来自天下半数人的压力。
不少女子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在心中安慰自己。
女子的权益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争取来的,他们未来能获得那么多的东西已经足够幸运了,他们应该满足了。
而就当女子们心生绝望之时,天幕上安乐大帝的反应却是出乎了他们所有人的意料。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此时端坐在御座上的安乐大帝却是老神在在,望向台下跪着的朝臣们仿佛只是看向蝼蚁。】
【半晌后她才冷笑道,“朕竟然不知朕千挑万选出来的大臣们不仅无能还没自信,朕何曾说过不准孩子跟着父亲姓了?朕只是说让你们自由商定,你们就觉得自己争不赢女子们了?”】
【这问话一出,当时情绪十分激动的大臣们直接石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天幕下的男人们:……我们也快石化了。
李云乐则是差点笑出了声,男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当然他们那虚无缥缈的自信心啊!他们怎么可能承认自己争不赢女子呢?
第73章
【半晌后,那些朝臣们才终于回过了神。他们自然不能回答他们没有信心跟女子比,毕竟男人的自尊心大家懂得嘛。让他们承认不如其他男子都很难,更何况是让他们承认不如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