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也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个几个月时夭折的大女儿。
那时的她有太多的事要做,有太多的人要去斗,所以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太久,很快便一如往常地做着自己的昭仪,继续支持着丈夫李治与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相斗。
她知道定然有不少人在背后骂她心冷,然而心中的悲伤有多少她自己却很清楚。
多少次午夜梦回时她都会想起那个女儿,想起她在自己肚子时的跳动,她也是母亲怎么可能不心痛呢?
所以在太平出生之后,她对太平很是疼宠,让她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这也算是弥补了当年她没能保护好大女儿的痛。
武皇不由叹了口气,如果天幕早些出现,那时就有这样的医术,她的大女儿是不是就能够保住了?
当然武皇毕竟是武皇,她很快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毕竟要是天幕提早出现她肯定自己是登不上皇位的,幸好天幕是出现在她当政的时代,
与皇位比起来,其他的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
武皇轻微地摇了摇头,转而思考起这样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的后果,如果女子生几个孩子就能活上几个,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女子的生育压力不会再那么大了?
如果当初的自己能确定自己生下来的孩子都能够存活的话,她觉得自己恐怕也不会一口气生下六个孩子,哪怕她身在皇室有着为皇家开枝散叶的责任。
她觉得自己如果能有三个男儿一个女儿就很好了,能让她坐稳皇后的位置,而省下来的生育时间她便能花更多的精力处理政务,发展自己的势力。
要知道每一次生产,除了担忧自己的生产安全之外武皇也同时担心着自己手中权力被高宗找借口收了回去。
只是武皇也知道自己只是想想,哪怕那时真有这样的医术,她的丈夫高宗恐怕也不会答应,毕竟女子生产并不影响男子,而皇家从来都讲求多子多福。
所以身处皇家的她很可能依旧会被要求尽可能的多生孩子,那普通的女子呢?
他们会不会依旧被要求留在家里多生孩子,整个社会并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武皇在心中不断思忖着,很是纠结。
而这时天幕却告诉了她一个让她完全没想到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那时大量的女子都有了工作,不管是参加科举入朝为官,还是普通女子进入工厂打工,还是做些手工活,甚至只是在田间种地,大家逐渐发现一个健康的女子外出工作能够为家庭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留在家里生孩子的价值。】
【女子在有了自己赚钱的能力后,也再不满足留在家中,作为家庭的附庸。虽然那时有不少老古板反对女子们到处“抛头露面”,指责他们不遵传统。】
【然而还不待女子们反驳,他们的丈夫已经开始骂了起来,说他们眼红他们日子好了起来,他们作为丈夫都没说什么,关他们外人什么事?他们作为丈夫永远支持妻子的决定!】
【当然这些男人并没有他们自己说得那么道德高尚,归根结底还是女子外出工作的收益大于他们在家生孩子,能够大大减低他们养家的压力。那时的男人们虽然依旧有着大男子主义,但面对现实的利益摆在面前,一切的主义都不重要。】
【除此之外,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远比胡乱生下无数个孩子强得多。不过那时虽说已经有了免费的教育,但是如果想要更近一步将孩子培育成才湳枫,需要的花费可谓是极高。】
【他们发现孩子生多了也养不起啊,于是不少百姓竟然主动控制起了生育数量!而这时经过医生们对生育的多年研究,也终于研究出来了科学的避孕方式。】
天幕下几乎所有人都是一愣,他们虽然已经知道人口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但听到他们竟然主动控制起了生育数还是很不可思议。
哪怕教育孩子昂贵,但他们完全可以只为有出息的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其他放养就是啊!
至于其他孩子只要给口饭就能长大,再怎么没出息也能在地里帮把手吧,他们怎么就不生了呢?
众人疑惑不已,李云乐却是心中了然。
上辈子时除了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华夏本国以及发达国家外,哪怕是印度,非洲这样的地区人口出生率也是逐渐走低的。
原因就是因为工业化发生在地球的每个地方,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类的生育率其实是注定走低的。
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生育率往往越低。
究其根本原因是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变成了工业社会,人口在农业社会中代表着生产力,但在工业社会里却并不一定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