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虚无缥缈的轮回转世,等待死后上天堂之类的言论,如果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好日子过,那指望死后过上好日子真的可能吗?毕竟谁也没跟死后的人真正交流过或者见到死后的世界。】
【不得不说不管是哪里的百姓都是务实的,能好好活着便不会想着死,更何况他们之前会跟着叛军反叛也是因为他们信了叛军那些“只要抢占了油田,他们就能将大部分利益留在当地,而不是大部分被华夏人拿去,他们的日子也会过得更好。”之类的鬼话。所以面对赤裸裸的现实后,当地的百姓自然心生怨怼,又一次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造反”。】
【最终叛军首领在一次出巡时,被激动的百姓杀死。叛军本就是一通乌合之众聚集起来的,见群龙无首后,很快便像鸟兽那般四散开来,而也有部分脑子活跃的将领,则是砍下了首领的头颅,带着它投降了华夏驻扎在城外的军队。】
【总之这一场叛乱,最终在半年后,华夏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成功镇压。】
【更让大家惊喜的是这之后阿拉伯半岛民间基本上再无人心生反叛,也无人继续信仰□□教,彻彻底底地老实地接受起了华夏的教化。】
【这时,朝臣们才终于反应了过来安乐大帝为何不刚开始就灭了叛军,她是故意让这些叛军给阿拉伯百姓做个“榜样”,告诉他们反叛华夏不仅不会成功,也不会过上好日子,等待他们的日子只会更加困苦。】
【而如果没有这次的示例,那么那些百姓总是会心存侥幸,与其一个个去消灭他们,不如稍微麻烦些一次性掐灭掉他们的心思。】
【况且客观上来讲,华夏也没有多付出多少东西,虽然时间拖得有些久,但是华夏的战士可是一个都没有牺牲啊!】
【每次读史书看到安乐大帝这些手段时,我都在心中感叹,真是不知道安乐大帝的脑子是如何长的,怎么就如此的有远见,就仿佛能预知到未来发生的一切那般。】
天幕下本就怀疑自己被武皇看穿的李云乐一阵沉默,别说了,别说了,再说下去她的马甲真的保不住了!
而一旁的武皇看着李云乐有些尴尬的神色,之前的疑惑也渐渐有了答案。
她就说李云乐这丫头不像是被天幕夸上几句就尴尬的谦虚之人啊,看来之前的尴尬不是谦虚,是心虚。
怕真是被天幕说中心事了,只是因太过不可置信,所以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不过看来李云乐现在也是破罐子破摔了,越来越懒得掩藏了。
村落田间,华夏百姓们也是“啧啧”地讨论了起来。
“哎,那些个异族果真是不聪明,竟然那时候还跟咱安乐大帝作对,果然吃亏了吧。”
“对对对,聪明人就应该等待咱们朝廷的安排。”
“而且咱华夏的文化可比那蛮夷们的文化强多了,他们还不知道学,难怪做出这样蠢的事。”
“不过安乐大帝这一手操作后,应当没人敢反叛咱们华夏了。”
“虽然天幕已经讲了许多安乐大帝的丰功伟绩,但是每次天幕讲的新故事都能让俺觉得能碰上这样的圣君真是俺们命好。”
“谁说不是呢,俺现在就想多活上几年早日看到那一天。”
……
华夏土地上一片欢欣鼓舞,而阿拉伯皇宫中的阿卜杜勒马利克只觉得心彻底凉了。
这天幕所言仿佛预告了他的解决一般,好像在告诉他别挣扎了,不管他做什么最后都要败给那东方的“安乐大帝”。
第52章
阿卜杜勒马利克看着天空上泛着莹润光芒的天幕,他不想就这么放弃,毕竟他好不容易登上王座,又将帝国扩张到这个规模,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他也坚信未来是属于他们阿拉伯人的。
为何他们的国运会突然间被一个遥远的国度所打断?天上的真主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吗?
对了,天幕说这世界上没有神仙来着。
这一瞬间阿卜杜勒马利克一向清明的大脑也陷入一阵晕眩,直接晕倒了过去,激起周边侍从一阵惊呼。
通天殿内,李云乐听着原本驰骋亚欧大陆的阿拉伯帝国最后的下场也在心中深深地叹了口气。
说起来,这一时期以及未来几十年正是原本的阿拉伯帝国快速扩张时期,而它和唐帝国也的确能称得上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两个大帝国。
两者差不多同时发达,又在差不多的时间没落。
只是华夏出现了她这个变数,注定会继续辉煌下去,但阿拉伯帝国注定不会有原本的辉煌了。
至于那些宗教,虽说□□教相较于原本的基督教其实有所进步与改进,但宗教之间也的确没必要比烂,有些东西就应该被清扫进历史的尘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