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神龙二年,突厥骑兵再一次侵扰华夏北方边境鸣沙之时,他们便遭遇到了大唐最新组织的火器部队。】
【据说当时突厥人已经知道安乐大帝训练出了一支火器部队驻扎于此,心中却十分看不起,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安乐大帝只训练了他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且还都是些新兵蛋子们?他们料想这就是李显给自己女儿搞出来的花架子部队。】
【甚至他们还因为安乐大帝身份贵重,想要活捉彼时的“安乐公主”立功,提前了那次的突袭行动。】
【当时他们来到鸣沙城下,很快便看见城楼上拿着枪的火器部队。当然他们倒也不是全然没有应对动作,而是特意站在了50米开外,打算先用箭将那些拿枪的士兵射杀后再行进攻。】
【然后嘛他们就成了活靶子,“突突突”几下全被射杀了,可谓是一网打进,一个不留。】
【而后大唐以突厥先侵扰大唐边疆为理由,开展反击战争,由当时封号为“镇国安乐公主、朔方道大总管”的安乐大帝亲自带兵,一直打到了默啜可汗的老巢于都斤山,生擒了默啜可汗。】
【据说默啜可汗被抓时还是懵的,他完全没想到自己怎么就被抓了,明明唐军还在几百米开外,但是却能闹出天雷般的阵仗,轰隆一声便直接让营地中央爆炸了。当时的士兵见状还以为是天罚,直接跪地求饶,甚至还有人直接绑了默啜可汗去见安乐大帝,请求饶恕。】
【这一场战役从突厥偷袭到结束前后不过7天,结束得很是迅速,甚至大半时间其实是浪费在路上。】
默啜可汗听得冷汗直冒,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败得这么迅速,仿佛不堪一击。
武皇听到这不由得合掌大笑,“甚好,甚好啊!这枪果真是神器!”
这时,狄仁杰等大臣们也终于赶到了通天殿,他们也是一脸喜色,为武皇道喜。
“陛下,这真是天下之幸啊!
“要有了那枪,咱们也终于可以好好收拾突厥人了。”
“就是这战役过程怎么这么短,怎么能不多讲一些?这讲得也太简单了吧”
“这枪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何时才能被研究出来。”
……
武皇也才恍然发觉,那枪还没见到个影子呢!自己实在是庆祝得有些太早了。
她心中清楚到了如今李云乐不会对她隐瞒枪支的事,她既然没有提,自然是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
只是如今她对于枪支的好奇心的确已经到达了巅峰,很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她当即吩咐身旁的侍卫,“去催催安乐郡主,怎么磨磨蹭蹭地还不到。”
而后她才继续与朝臣们一道观看天幕。
而被武皇催促的李云乐此刻也已经行到了通天殿外,边走边听着天幕的叙述。
她一点不意外战局的一边倒,要是她又有武器代差,又有出其不意,还解决不了这些人的话,那她真是不用活了。
不过天幕的说法倒也不是完全正确,火器的发明其实并不是仅仅是有利于农耕文明,它的出现本质是消解了冷兵器时代骑兵的巨大优势,让战争从“机动优先”转化成了“火力与组织效率优先。”。
譬如原本的历史中火药在唐末被发明,宋朝时发明出了初代火器。
然而火药却是被蒙古人带到了欧洲攻城略地,突厥奥斯曼人更是一炮轰碎了君士坦丁堡坚硬的城墙,让农耕文明最为依赖的城墙防守体系失效。
如果让游牧民族掌握了更高级的火器技术,那对农耕文明反倒是灾难了。
当然如今有她的存在,蒙古铁蹄驰骋亚欧大陆的事不可能发生,奥斯曼帝国也不会再存在。
当然其他异族定然也不会等在那被他们打的,肯定还会来中原地区偷技术。
可李云乐也从不觉得他们能完全垄断火器,但火器发展到后期比拼的本质是社会的组织能力,而在这一点上农业社会从来都是吊打游牧社会的。
一如李云乐所料,在经历了一阵心惊后,默啜可汗便很快想到那些中原人可以制造枪炮,他们草原人为什么不行呢?
他们也可以去偷那些中原人的技术嘛!到时候那些新式火器配上他们突厥英勇的战士们,定然能够吊打那些中原残兵!
然而天幕却是比李云乐更快吐露出让突厥人绝望的真相。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技术诞生后不可能全然保密,游牧民族早晚将火器技术学了去。到时候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但枪支本质上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需要炼钢、铸铁、火药制作等等一系列工匠和工厂,而这自然是有稳定的生产地点和生产线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