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100)

作者:荔景 阅读记录

【被动了利益的朝臣和士子们自然不能忍,纷纷发起了反对,直言安乐大帝这是不尊重传统。】

【安乐大帝倒也没直接发怒,而是直接甩给了他们一张表,那张表赫然是这几年她给朝臣们工作能力的打分,而技术类官员的打分普遍比进士科臣子的打分要高得多!】

【随后安乐大帝才对众人道,“虽然朕也很喜欢锦绣文章,但为官好坏跟你的文章并没有任何关系,看的是你们为百姓做了什么,所负责的工作有没有重大突破。”

“譬如司农寺卿就应该看他有没有发现田地增产措施,有没有改进出更轻便的农具。而不是像你们这般口头上漂亮话说了一大堆,结果一看根本没为百姓做多少事。”

“你们仔细看看这些打分名单,朕对你们进士科臣子可没什么偏见,那些沉下心做实事的,朕给的分都不低,官职也是越升越高。”

“到了如今,你们还认为朕不重用你们是朕之过吗?空谈国事要不得!”】

朝臣们只觉得自己的心被重重一锤,“安乐大帝”虽是在骂当时的朝臣,又何尝骂的不是他们呢?

武皇则是合掌大笑,对着上官婉儿道,“安乐说得对,朕也不想看到朝臣们空谈国事,你回去也拟个给朝臣打分准则出来,”

朝臣们欲哭无泪,他们不是都已经科考完许多年了吗?怎么还要接受考核?!

【在这之后科举重进士科,轻明经科、技术科的状况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士子不再只学那些经史典籍,而开始研究自然科学、农学等等。】

【当然学的人多了,竞争自然也就大了,也越来越多的技术科士子落第。】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科士子进入到民间,让华夏民间也迎来技术上的爆发。】

【科技进步从来不是单个或者几个所谓顶尖的研究所就能做到的,需要大量的普通工程师一起在实践中研究进步。】

【华夏能在短短百年时间发生这样的沧桑巨变,依靠的事整个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

第35章

武皇听着天幕的话,原本心中的激动也渐渐褪去。

这一刻她终于知道李云乐所做的那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言,有的只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然后等待那个爆发的时刻。

甚至李云乐做完了那一切,她自己都没等到见到那一幕,不知道她心中可否有遗憾?

不过武皇很快便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就凭李云乐晚年还在力推教育改革,她就不可能是在意自己能不能看见自己的伟业的人。

而她自己呢?武皇在这一刻陷入到犹豫之中。

天幕的出现给她提供了另一条实现抱负的道路,也让她唤醒了心中的雄心壮志。

但很明显自己没多少年可活了,哪怕她从现在推行改革,也很难见到成效,那些功绩说不定会被算到她的继任者的头上。

而她却要面对远比现在更多的阻力,更多的麻烦,而她已经快八十岁了,真的值得再这么折腾一番吗?

然而当她脑海中浮现起那犹如钢铁巨兽般的城市画面,又想起了自己登基时的画面。

彼时她登基便已经67岁,对于大多数人都已经到了暮年,几乎所有人都劝她好好当个太后就好,又何必担上骂名非要当皇帝折腾那么多呢?

可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做了,只因为她想要证明女人也能当皇帝,且当个好皇帝!

武皇不禁摇了摇头,她想自己真是老了,从前毅然决然,现在却是犹豫了起来。

她何曾是那样瞻前顾后的人,她难道不应该是认为自己对的事就去做吗?

纵使她没有几年可活了那又怎样?只要她能成为这场巨变中的一份子便够了。

这一刻,她望向天幕下定了决心。

李云乐此时却是难得的心神激荡,是的,这样社会巨变怎么可能是一人之功呢?

她自己最多起到一个引子罢了,能创造历史的从来都是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

天幕女声也在这时似乎与李云乐共脑了。

【虽然up主是安乐大帝的粉丝,但还是要说上一句,我可不是什么英雄史观的人,诚然安乐大帝的存在能够快速推动时代发展的人,但最终为社会带来沧桑巨变的却是靠着所有勤劳的百姓。】

【能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也从来都是人民群众自己!】

天幕下,百姓们几乎都在这时愣住。

他们没想到天幕竟然会说最大的功臣,不是世家贵族,甚至不是安乐大帝,而是他们自己!

可是明明那些贵人们都看不起他们啊!甚至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愚昧、落后、眼界太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