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念十八年[刑侦](66)

作者:书自清 阅读记录

“但我还是觉得,查案有意思。”章弥真道,“它的成就感在于,当你用自己的努力揭开真相的面纱时,灵魂会得到震颤和告慰。我感觉,这是一份沟通生死两界的工作。刑警就很像是镇魂师,不论是枉死的怨灵,还是生者备受折磨的灵魂,刑警都会让他们得以安息。”

“嗯……不愧是你。”秦梓需扬起笑容,有些感动。她最佩服的就是章弥真这出口成章的本事,她确实是个感性的人,有丰沛的感情去感知这个世界。

她觉得章弥真的心态难能可贵,尽管世间罪恶灼心,仍可我心坚韧如钢。

头顶湛蓝的天空上,两朵白云絮絮依偎,时而追逐成环,时而融作轻纱,在晴空画布上交织成华美的弧线。

第28章

秦梓需午后没有急着开车去走访,她坐在车里,打开了警用电台,已经前往侦查的刑警们会及时在电台里将自己查到的地点和情况做简略汇报,避免重复侦查。秦梓需做的是综合所有的信息,来判断自己最应该去什么地方查。

大概是电台的内容太过枯燥,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本来就困倦疲乏的章弥真,在强撑着听了一会儿电台后,就靠在副驾座椅上昏昏睡去。只留下秦梓需还在坚持不懈地听着。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章弥真突然感觉到车子动了,她从睡梦中苏醒,迷迷蒙蒙地将座椅抬起,她望了一眼车载时钟,居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秦梓需正开着车在山道上盘桓往复地行驶着,警用电台已经关了,车内只有空调运作的微弱声响。

“咱们……这是去哪儿?”

“哦,你醒了啊。”秦梓需看了她一眼,她刚才明显在出神,竟然没第一时间注意到章弥真已经坐起来了,“我打算去护林站一趟。”

“护林站?不是别的人已经查过了嘛,说没看见来着。”章弥真还记得最开始听到的电台内容,护林站显然是侦查员访问的第一站,结果也是最快出来的。

“嗯,有些细节我想确认一下,估计他们可能没问到这么细。”秦梓需语焉不详道。

章弥真用秦梓需给她的提神棒擦了擦太阳穴,道:“你又有啥想法,说来听听。”

“按照一般刑警的询问方式,他们肯定是直接问护林员是否有看到过可疑人物出现在那片林子里。但我觉得这么问不对,护林员每天都有固定时间巡山,凶手只要摸清楚规律,避开那段时间,护林员必然永远不会遇到凶手。

“那片林子一般游客是不会下去的,附近的村民也不会过来,因为为了保护秤锤树,附近有安置铁丝网,这一点,其他侦查员已经确认过了。凶手必然也会小心不在林子留下痕迹,所以要查凶手的踪迹,最应该着手的还是从凶手的心理出发。

“他要抵达这片林子,肯定是需要交通工具的,并且要避开耳目。我需要确认一下护林员巡山的时间点,来判断凶手最有可能在什么时间出现,然后再结合交通工具的猜想去反推凶手过来的路线,说不定这样能找到点线索。”

章弥真点头:“有道理。”

车子很快就抵达了护林站,一番沟通,二人知晓了护林员的工作规律。

天平山护林员一般是早上8点开始巡山,主要的任务是防火、捡垃圾。巡林时间大概是2-3个小时,也就是一个上午基本都在山上。中午才能回到护林站吃饭,有时候甚至是在山上解决午餐。

这些护林员都是本地村民,虽然受过训练,有基本的植物学知识和行山的经验,但不是植物学专家。

因此关于树木的生长情况,会有更专业的植物学专家定期跟队去林子里观察采样,并非是护林员巡山日常工作。

此外,巡山的具体时间安排因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清明期间,护林员早上7点就要开始一天的巡查工作,并且由于清明期间祭祀和农事活动频繁,他们需要更加频繁地巡山,一天至少要走十几公里的路。

在干燥炎热的防火高风险期,护林员的巡护时间可能会延长,特别是在上午11点至下午14点半、下午15点半至傍晚等火灾高发时段。

秦梓需专门问了一下护林员是否有看到游客在那片埋尸的林子留下垃圾。护林员说这种情况极其罕见,他们很确定那片林子几乎不会有游客过去,人迹罕至。

秦梓需还专门要了一份他们巡山的路线图,他们平时走的路线还是挺固定的,由于现在无人机应用比较发达,护林工作减轻了许多,很多原本需要靠人走过去查看的地方,现在无人机飞一飞就能知道情况了,护林员因此不用再走那么多路。

无人机是大概18年时开始应用到护林工作的,在那之前,都还是靠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