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肩背一紧,是章弥真从侧面拥抱住她。后背传来了她轻柔的抚慰,秦梓需心头酸楚逐渐软化消弭,慢慢升起朦胧又温暖的情绪,于是微微侧过身来,环起双臂,给了章弥真一个用力的回抱。
……
翌日,市局会议室,刑技中心的刘雪莹为所有人讲解遥控引-爆装置的原理。
这个引-爆装置的核心原理是镍钛合金触发和传呼机遥控组合的装置。利用含镍钛记忆合金丝的镍钛眼镜的镜腿作为机械触发器,那个年代随处可见的传呼机作为遥控信号源,通过电热引燃黑火-药,最终引-爆煤气。
起装置构成为三大部分,一是信号接收模块,二是机械触发模块,三是点火模块。
在信号接收模块中,邵彦华选用当时常见的传呼机,拆除振动电机和蜂鸣器,保留接收电路。然后在传呼机电路板上焊接两根导线,连接至镜腿内里的镍钛合金丝,利用传呼机接收信号时的电流脉冲触发装置。
机械触发模块,是将眼镜镜腿中段约5cm的镍钛丝为主要结构。镍钛丝常温下为直线形态,通电加热至60℃后可以弯曲成预设形状。将镍钛丝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火柴头大小的黑火-药包,通电后镍钛丝弯曲拉动引线,摩擦点燃火-药。
接下来是点火模块,邵彦华用用9V方块电池连接取自电热毯的电热丝,包裹住了从鞭炮当中提取出来的黑火-药。当时胥城并未禁燃鞭炮,因此这些东西都唾手可得。
他还做了一个延时设计:串联一个取自玩具电子表的光敏电阻,装置被放置在煤气泄漏的黑暗厨房中,光敏电阻遇厨房开灯时自动断路,避免过早引-爆。
大概是出于伪装的想法,邵彦华没有拆除眼镜框,因此使得整个引-爆装置像是一个镜腿绑着布袋子的破旧眼镜,目的在于爆炸后,混淆搜查现场的警方视线,让警方无法辨认什么才是引-爆装置,从而达到将谋杀伪装成意外事故的目的。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伪装与安装步骤。可以推测这个伪装成眼镜的引-爆装置外面还有一层外壳,可能是个眼镜盒。邵彦华将电路和电池藏于眼镜盒内,镍钛丝嵌入镜腿凹槽,黑火-药包夹在眼镜盒的夹层之中,寻呼机就粘在眼镜盒上。如此哪怕被提前发现,也不会一起怀疑。
到了行凶当日,邵彦华趁着马家人早早睡下后,从厨房窗户翻入后厨,破坏煤气管道,将装置固定在灶台下方。他的行动惊动了马军,差点被马军抓住。马军呼喊他,让他站住的声音也惊醒了陈君梅,陈君梅从二楼下到了厨房之中,查看情况。
当时拼命逃离的邵彦华没有远遁,而是用其父的手机拨打了传呼台,发送特定代码,传呼机接收信号后,内部电路脉冲激活镍钛丝加热弯曲,拉动引线摩擦点火。黑火-药燃烧引燃泄露煤气,光敏电阻因爆炸火光触发断路,电路证据因此被销毁。
如此,邵彦华利用他的天才大脑,制造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灭门爆燃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老师全家。
在听完引-爆装置的全部讲解后,全场的刑警都陷入了静默。无人不惊叹于这近乎发明创造一般的犯罪手法,而犯下这桩惊人罪孽的,竟然是个时年只有14岁的少年。
他这惊人的手法骗过了几乎所有人,但却还是低估了人对于最珍视之人的怀恋与求索。杨莲以一己之力查到了最关键的物证,用智慧乃至自己的生命将其保护至今。秦梓需坚持不懈地追索十八年,大海捞针一般地侦查早已湮没多年的微弱线索。直到如今真相大白。
若是没有这两个人,真相必然彻底石沉大海。
“大家给秦老师鼓鼓掌,感谢她十八年来的坚持不懈,没有她,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把这个案子查明白。”主持会议的范副局感慨地说道。
秦梓需就坐在会场椭圆形会议桌最靠近范副局的位置上,所有人向她投去钦佩的目光,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秦梓需却只是谦逊地低着头,默默地接受了大家的掌声。
此刻她的心情并不多么愉悦,如果时光能倒流,她宁愿这一切绝对不要发生,她只想陈老师一家能好好活着,杨莲也能好好活着,包括李芝华,都好好地活到白发苍苍,享尽寿元。
这场邪恶的犯罪,毁掉了太多人,也彻底改变了秦梓需的生命轨迹。
范副局道:“好,接下来咱们现场连线泰国,对梅凝隽做一下审讯。关于梅凝隽的背景,我们查到了大部分,但还有一些模糊的地方,需要她本人说明情况。
“在连线之前,我先通报一下目前咱们掌握到的关于梅凝隽的个人情况。梅凝隽,出生地、籍贯不祥,身份登记地点是蚌埠怀远县兰桥镇,户籍归属于一户吕姓人家。这个吕家是当地一户养狗的养殖户,梅凝隽是这户人家的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