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念十八年[刑侦](190)

作者:书自清 阅读记录

“秦老师!章记者!”邹天一看到熟人,万分激动,要不是秦梓需和章弥真都是女性,他都得冲上来拥抱了。

“邹队,你果然来了。”秦梓需笑着和他握手。

“我哪儿能不来呢。”随即他转向章弥真,道,“章记者,你勇斗凶犯的事我都听说了,太厉害了!佩服至极!”

“哈哈……”章弥真笑得略有尴尬,事后想来,她宁愿不要有这种证明自己很勇的事发生。

“来,我给你们做介绍,这位是韩国警方代表,牙山警察署署长崔中智总警;牙山署形刑事课课长李允贤。”

崔总警和李课长向众人鞠躬点头,但中方这里并不习惯于躬身还礼。

翻译直接过来引导,介绍韩方代表跟中方调查组握手认识。

“公安部毒理专家郑有为先生,胥城市局刑侦支队支队长谢云卿女士,公安大学教授、本案特别侦查顾问秦梓需女士、调查记者章弥真女士……”

调查组带队的是谢云卿,崔总警、李课长却先去握了站在谢云卿身边的公安部毒理专家郑有为郑老的手,好在谢云卿不太讲究这些,虽然被隐性性别歧视了,她也当是韩方尊敬长者了。

最后邹天介绍了一下年轻的女翻译,她是和邹天一起抵韩的公安部下派的翻译金楚欣,大家都喊她小金。小金精通朝鲜语,因为她是朝鲜族,而且很奇妙的是她南北口音都能说。她的本职其实是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公安部联合韩国警方的调查任务也有好几回了,经验丰富。

在略有些尴尬且充满文化隔阂的见面后,一行人被招呼上韩方派来的大巴车,直接驱车前往牙山。这一路的路程大概有一小时四十分钟,秦梓需内心不由得感慨:韩国真小。

大巴前几排让给谢云卿和韩国的代表了,他们此时正在通过翻译彼此交流。秦梓需有点社恐,往后坐在了第六排。她把靠窗的位置让给了章弥真,自己坐在靠过道侧。而邹天选择坐在她们这一排的另一侧。

章弥真开始跟秦梓需咬耳朵:“他们就派牙山地方警署的人来接我们啊?我们这儿可是有公安部的专家在呢,国家警察厅不派人,好歹道这一级别的警察厅也该派个人意思意思吧。

“都是市级单位,也算对等了嘛。公安部专家毕竟不是官僚,对方也不好派上层的官僚来接待。我听说韩国人在这方面还挺讲究的。”秦梓需安抚道。

“什么对等啊,就牙山这么个小地方,还没胥城一个区大呢,也好意思和胥城市局对等?韩国人真是脸大。”章弥真越发不满,“而且那俩牙山警署的男的,看咱们那眼神里不屑的情绪,根本都不遮掩的,气死我了!都说韩国男人傲慢且歧视女性,我算是见识到了。”

秦梓需苦笑了一下,道:“没办法,在别人的地头上,忍忍吧。”

另一头邹天也跟着接话道:“咱们这回来,是给他们挑刺的,他们心里都很不爽。我来了几天了,试图和牙山警署的人拉关系,但他们反应都很冷淡。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邹天直到这会儿才终于流露出几分不满的情绪。

秦梓需有点头疼,这在韩国调查,没有韩警的配合,工作很难开展啊。

大巴车一路疾驰,前方谢云卿、郑有为正和韩国代表交流,后方秦、章则在询问邹天关于李芝华案的细节。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时那个火锅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说李芝华当时已经察觉到了凶手就在身周,怎么还会有心情独自留在宿舍里吃火锅呢?”章弥真问。

这个问题把邹天给问懵了:“你们怎么知道李芝华当时察觉到凶手就在身边?”

“哦,这是推测出来的。”秦梓需接茬道,章弥真这个提问太跳了,秦梓需这里还没来得及和邹天沟通完全,邹天缺乏前置信息,她从头解释道:

“从杨莲的胃内容物里找到了一个曾被蜡封住的眼镜鼻托,我们推测这个鼻托来自于杨莲曾在爆炸现场捡到的一副眼镜残片。这副眼镜残片很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证物,凶手也一直在寻找这副眼镜。

“杨莲当年为了抓住凶手,以身犯险,试图劝说对方自首。可她还是失败了,她在临死前知道自己将死,将鼻托吞入腹内留作证据。

“我们认为,杨莲手里的证据远远不止这个鼻托,因为其上缺乏生物物证,应该只是从眼镜上取下来,作为引子的。但从老校长存在银行柜子里的那个文件盒里找不到那副眼镜,我们因此推测,那副眼镜很有可能是被李芝华取出来,单独藏匿了。

“李芝华这么做的目的有可能是情况危急,她察觉到身边有危险,因此将最关键的物证取出来藏起来,将文件盒寄回国内,试图引走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