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笼中雁(153)

作者:以鹅传鹅 阅读记录

时溪顿时红了脸,捂着耳朵不敢再听下去。

雨下了一夜,直到第二日清晨才渐渐停歇,冯春江还要在烽县多留几日,但尉迟章和从时诩等人已经准备出发返回盛安了。

因为昨夜的事情,时诩从屋里出来看见景聆便觉得有些尴尬,但景聆已然是破罐子破摔了,她对时诩保有着势在必得的心态。

时诩与景聆仅仅对视了一瞬后便别开了眼,景聆用余光上下打量着时诩,面露嘲讽。

尉迟章清晨到烽县城内兜了一圈,这时候才匆匆忙忙地从外面赶回来,他一从门外跨入,顷刻之间就引起了那群士兵的注意。

昨日尉迟章一直都在养伤,他们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的模样。

靠着马身打盹儿的时溪迷迷糊糊间看见了走向景聆的尉迟章,顿时就精神了起来,他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尉迟章,随即又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时诩,都疑惑地揉了揉脑袋。

“哥,那人是谁啊,怎么与你长得这么像啊?”

“不认识。”时诩狭长的眸子缓缓眯起,目不转睛地盯着朝着景聆逼近的尉迟章。“阿聆。”尉迟章的步子在景聆跟前停住,他淡笑着把手里的纸袋递给景聆,说:“我昨天看你喝的那个药似乎挺苦的,所以今早上集市上买了些蜜饯,你拿着。”

尉迟章的贴心与周全令景聆感到惊讶,她迟疑了片刻,抬眼间又注意到时诩有意无意的目光。景聆眸色微沉,伸手接过了那个纸袋。

景聆粲然一笑,说:“多谢元卿,元卿还特地跑了一趟,真是让我自惭形秽。”

“这有什么?”尉迟章丝毫不在意,又从袖口中掏出了一个手炉,“这也是刚刚在集市上买的,虽然现在已经进了春天,但这雨依然下得冷,我待会儿让阿松装点热炭进去,给你这一路暖手用。”

景聆脸上的笑意更甚,“元卿真的很会照顾人。”

尉迟章也笑,“毕竟太后把你交给了我,我总不能辜负了太后的一片信任吧。”

二人有说有笑的,而一旁的时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攥紧了拳,景聆那明媚夺目的笑,此刻在他看来格外刺眼。

在别的男人面前,她也能笑得这样开心。

更何况,那还是一个与自己容貌相似度极高的男人。

时诩的心里生出一种古怪的酸涩,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可是当他看见景聆与尉迟章站得这么近,举止这么紧密,又谈笑风生时,他突然便感到百般不适。

他像是得了一种会让他心脏溃烂的病,只有景聆是他的解药。

第七十三章 醋意

尉迟章与景聆说了一会儿话后,给尉迟章收拾完行李的阿松便拧着包裹从内院出来,二人不知道说了几句什么,尉迟章便转头朝身后时诩的方向看了过去,之后索性转身,笑吟吟地朝时诩走了过来。

若是只单纯面对一个尉迟章,时诩自然无所畏惧,可偏偏景聆也跟在尉迟章身后走了过来,想到昨晚景聆的模样,时诩心里难免开始打鼓。

尉迟章带着一抹和善的笑走到时诩跟前,拱手道:“想必这位就是武安侯了吧。”

时诩在看清尉迟章的面容时不禁愣了一瞬,而站在尉迟章身侧的景聆则是以一种挑衅的目光看着自己,像是做好了看自己出洋相的准备一样。

时诩觉得尉迟章的笑容极度虚伪,但他身上又穿着朝廷五品大员的官袍,自己也不能不给人家一个面子,于是也作揖道:“不知阁下是?”

尉迟章回道:“在下尉迟章,字元卿,刚被调回盛安不久,目前在御史台做御史中丞。”

时诩打量着尉迟章在心中揶揄,刚调回盛安就做了御史中丞,若不是真有手段,便是名家之后。

时诩与尉迟章在庭前互相寒暄了几句后,车队便踏上了回盛安的归程。

日头初升,温和的日光透过林间枝桠射出光晕,树上的鸟雀叽叽喳喳,唱着另类的欢歌。时诩押送于昊的兵马在前,御史台的车队在后,一路浩荡。

时诩和时溪并驾齐驱,时溪是个闲不下来的,走到一半就开始在时诩面前吐槽尉迟章:“那个尉迟大人虽然与哥哥您长得相似,但他一看就是个阴险狡诈的老狐狸,而且他比景小姐的岁数大了那么多,景小姐应该不会真的看上他了吧?”

时诩一脸凝重地听完,握着缰绳的手猛然一捏,赤霜抖动着身子倏然呜咽了一声,时诩顿时回神,才松开了手。

凭着自己对景聆的了解,景聆接近尉迟章,无非就是耍耍她那点小性子,恶心恶心自己。可尉迟章看待景聆的眼神,却跟眼里养了一窝蜜蜂一样流得出蜜来。

想到这里,时诩心里便更加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