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笼中雁(147)

作者:以鹅传鹅 阅读记录

景聆面无表情地听完了尉迟章所说的这段话,倏然轻笑,“此前听闻尉迟大人才气无双,便以为大人与盛安的寻常官宦是不同的。可如今看来,大人其实也与那些凡夫俗子们别无二致。”

尉迟章淡然一笑,说:“行走于尘世之中,谁不是个俗人呢?谁都贪恋美好,我尉迟元卿也不例外。”

景聆眼眸微眯,尉迟章此番话倒是说得坦然,与这样一个容貌俊秀,谈吐斯文的男人慢慢说话,景聆倒没有觉得不舒服。

景聆调侃道:“表象的美好最能将人蒙骗,我自认为自己的性格当属下乘,若是尉迟大人真正了解了我,怕是会将心里的美好无情打破。”

尉迟章却坦然一笑,他说:“性格这种东西向来是没有一个规矩的定义的,在了解了景小姐后,我会对景小姐更加心动也说不定,关键在于,景小姐是否愿意给元卿这个机会,让元卿了解您的内在。”

清风将绿叶吹入窗口,景聆用审视的眼神看着尉迟章。

恰在这时,店小二端着两碗面放在了桌上。

景聆把面挪到自己跟前,用筷子拌了拌道:“我饿了,先吃东西吧。”

面上桌后,二人便再没有说过一句与风月相关的话。尉迟章健谈,只提起了一些从前在盛安的陈年旧事,景聆心不在焉,听了一半漏了一半。

面吃完后,二人便草草别过。

尉迟章回到御史台,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阿松道:“大人,景小姐对您的态度的确是不算差,但盛安鲜有人不知她与武安侯的关系,您这样背着武安侯撬人墙角,将来怕是要与他结怨啊。”

尉迟章对阿松的劝阻不以为然,他笑笑道:“景小姐的态度都摆在那里了,我这样做怎么能叫撬墙角呢?若是景小姐与那位武安侯真有那么情真意切,她一定会用武安侯直接拒绝我,可她的态度如此模糊,显然是心中摇摆不定。况且我从前就听闻过武安侯拒婚的事情,看来,这二人也不过是碍于家族联姻,在人面前装装样子罢了。”

第七十章 山洪

马车行到半路,绵绵细雨又落了下来。

景聆微阖着眼靠在车厢上,忽然身上袭来一阵寒意,景聆喉咙微扬,皱起眉头咳嗽了几声。

折柳连忙把准备在马车中的毯子盖在景聆身上,关切道:“小姐高热才好,更要注意保暖,别着凉了。”

景聆拉着毯子抽了抽鼻子,轻轻应了一声。

折柳掖好毯子,回到原位上坐着。她看起来像是有话要说,却又一直在犹豫,折柳微垂着眼想了想,缓缓开口:“小姐,今日的那个尉迟大人说起话来油嘴滑舌的,甚至都不如武安侯坦荡,小姐与他相处可得留点心眼。”

景聆眼眸微抬,打趣折柳道:“我记得当时我跟武安侯刚好的时候你也觉得武安侯不好,怎么现在来了个尉迟元卿,你倒觉得武安侯好起来了?”

折柳忽感喉间一梗,一时觉得有些尴尬,她把面纱朝脸上拉了拉,说:“武安侯虽然脾气差,却是少年心性,喜怒哀乐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了脸上,但这个尉迟章就跟个笑面虎似的,我就是觉得,他给我一种危险的感觉。”

景聆收起眼尾的笑意,她正色道:“我明白你的顾虑,不过这尉迟元卿,我另有用途。”

景聆藏在薄毯下的手在袖口上轻点,那张与时诩长得如此相似的脸,若是时诩回来后看见了,会怎样想呢?

想到这里,景聆的唇角便不由自主地勾了起来,她开始期盼时诩回到盛安的那一天了。

然而,景聆还未等到时诩回到盛安,扬山山洪暴发的消息就传到了朝廷。押送于昊回朝的时诩等人,失联了。

景聆听到这个消息时还在宫中陪太后用膳,念春挪着小碎步进来给太后通报完,景聆当即脑子里就空了一瞬。

“失联了?”景聆缓缓把筷子搁在碗上,声线微颤,“怎么会失联呢?”

念春看了看景聆失神的模样,回道:“这几日连连降雨,导致扬山发了山洪,而武安侯他们就在扬山。”

景聆抿了抿唇有些坐不住了,她的双手摁在大腿上,攥起裙摆,道:“那皇上派人过去了吗?”

“派了。”念春想了想,说,“是派了工部的冯大人,另外那位御史台的尉迟大人也主动向皇上请了旨去寻找武安侯他们,看这时候他们应该要动身了。”

景聆闻言登时站了起来,平日里养成的冷静自持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她想变成神仙日行千里,顷刻之间便能到达扬山找寻时诩的踪迹。

景聆面带慌张地看向了秦太后:“姨母,我……”

秦太后自然知道她心里正挂念着时诩,她没有说话,只是起身进屋拿了块玉牌出来。秦太后把玉牌递给景聆,说:“你一个人过去不安全,拿着这块玉牌,与元卿他们一块儿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