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笼中雁(108)

作者:以鹅传鹅 阅读记录

时诩解释道:“满丘人在草原上跟蛇一样迅猛,经常神出鬼没,动辄便可在一个地方埋伏数日,这都归结于他们的将士远征上对粮食的需求量并没有我们那么大。他们大多都是带着肉干一类的东西,便于携带,又足以饱腹,我那次偷袭,便是借鉴了这个法子。”

“当然。”时诩又补充道,“他们并不是完全就不需要粮草,况且今年满丘经历了一年天灾,从夏州那件事就能看出,满丘人今年对粮食有多么地如饥似渴。”

景聆下巴轻点,“看来满丘人要从那个隘口进入余州,比你们更加容易。”

“可以这么说。”时诩正色道。

“你什么时候启程去嶆城?”景聆问道。

时诩回答道:“快的话,明天早上吧。”

“好。”景聆掀开被子下床,转身说:“你今晚先回去与夫人道个别吧,我让折柳收拾一下东西,明日,我与你一同去嶆城。”

“你要与我一同去?”时诩登时惊地站了起来,“不行,你明知会有危险。”

景聆歪了歪头,双手在不自觉间交叠在胸前,露出一抹傲慢的笑,她道:“我从来不怕危险。”

次日,运粮队从盛安出发,一路向北,终于在六日后到达白山附近。

运粮队赶路赶了一天,眼下已入黄昏,时诩便吩咐运粮兵们安营扎寨,就地休息。

余州靠北,入夜比盛安更早,傍晚的气温也比盛安更冷。

营地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景聆在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河边。水面上的倒影随微风浮动,景聆隐约间便看见自己脸上有一团黑色污渍,许是刚在吃饭时沾上的黑灰。

她蹲下身来,捏着帕子在脸颊上重重地擦着,可连脸上的皮肉都开始发红发痛了,那抹黑灰依旧没有擦去。

景聆于是感到恼火,捧起冰凉的河水就往脸上浇。

“干嘛用冷水洗脸啊?那边烧了热水。”时诩突然出现在景聆身后,掏出手帕帮她揩着眼睛上的水珠。

“咦?”时诩歪着脖子,目光定在景聆脸上的灰渍上,捏着她冰凉的脸笑道:“你怎么跟个小花猫似的?”

景聆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她从时诩手里夺过手帕,站起甩在了他的脸上。

时诩笑着闭了闭眼,接着把从脸上滑下来的手帕收了起来,跟在景聆身后。

景聆用余光瞟着身侧的影子,说:“这个地方地势低,你怎么在这里扎营?”

时诩的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河面,说:“这里可以看见那个隘口。”

景聆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她转身道:“哪里?”

时诩指着河对面黑乎乎的一片,道:“那边有片松树林,那个隘口就在松树林后面。”

景聆眯了眯眼,隐约能辨认出些形状。

时诩又悄声道:“我们能看见对面,对面也能看见我们。”

景聆倏然了悟,“都安排好了?”

“嗯。”时诩点了点头,“荣英和子涧各带着一队人马到两边的山丘上埋伏着了。”

“可我还是有些担心。”景聆的脸上染上了一丝忧郁,她看向时诩,说:“毕竟这些都只是粮草兵,他们的作战能力有限,我怕届时会生出变故。”

景聆的谨慎是打自宫里带出来的,若是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景聆绝不会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他向来都知道景聆是个思虑周全的人,也明白她此刻的忧心。

可时诩的冒险精神也是刻进了他的骨子里的,他也相信自己的决策。

“你放心,我已经传信给余州折冲府。”时诩朝景聆身侧挪步,似是想要让她放心一般,离她更近,“无论是粮草还是运粮兵,我一个都不会丢。”

第五十一章 白山

黑云将月掩盖,白山在无形中被笼罩上了一层死寂。

山丘上的白茅生得旺盛,丛丛簇簇足有半个人高,时溪带着一拨小兵躲藏在草丛中。

被拨开的白茅后面露出两只鹰隼般的眸子,时溪盯着熄了灯的营地,低声道:“侯爷有令,待会儿尽量拖延住时间,如果可以的话,能抓活的是最好,如果能力不够,也要保护好自己。”身旁的粮草兵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他们当中的大多人几乎从未上过战场,这回在运粮路上临时受命,到让他们感到紧张与兴奋。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天色越沉,埋伏在山丘上的两队人马便更加紧张,明明是在大冬天,却有不少人藏在草丛中冒出了汗。

戌时中,营地附近忽然传来了悉索声,时溪与荣英均是心中一沉,紧接着,三个精瘦的人影便从土坡后面闪出。

这三人鬼鬼祟祟地挪到营帐外,掏着火折子点燃了迷烟,又小心翼翼地将烟筒扔入帐中,随后,三人对视一瞬,朝着土坡后面招出了几十个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