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复仇逆袭局(31)

作者:浅夏漫游者 阅读记录

“秦墨?!”沈轻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脱口而出。

真的是他!尽管秦墨消瘦了许多,脸上还带着触目惊心的伤疤,但那挺拔坚毅的身姿,却绝不会认错。

秦墨单膝跪地,眼中满是愧疚:“末将救父来迟,请将军恕罪!”

原来,那诏狱大火正是秦墨的调虎离山之计。

他趁乱成功救出父亲,之后便一直潜伏在京城附近,暗中联络忠义之士,在背后默默做了许多周密的准备。

“起来吧。”沈轻歌眼眶泛红,声音微微颤抖,伸手扶起秦墨,脸上难得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父亲可好?”

“多亏了云芷的药,家父已无大碍。”秦墨感激地看了一眼云芷。

“那就好。”沈轻歌的目光从秦墨身上移开,看向云芷,眼中满是温柔与感慨。

云芷微微点头,苍白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三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无需任何言语,那无声的笑容中,包含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历经磨难后的相互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这笑容,仿佛驱散了之前笼罩在他们心头的阴霾,让彼此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战后在清点战果时,一个意外的发现震惊了所有人:在高德忠的行囊中,搜出了一封周承瑾的密旨。

密旨中竟命令他在战况不利时“处理掉”所有俘虏,不留活口。这无疑间接证实了宁莞的清白。

沈轻歌当机立断,立刻命人将这份密旨抄写千份,而后迅速散发到全国各地。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逆转,各地驻军纷纷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不少主动联系宁家军,表示全力支持。

“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秦墨一脸期待地问道,“直取京城吗?”

沈轻歌凝视着南方,眼神深邃而坚定,缓缓说道:“不,先取北疆三州。”

这是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按照常规思路,此时应趁胜追击,直捣黄龙。

但沈轻歌想得更为长远:北狄大军正在三州边境虎视眈眈,如果贸然南下,无疑是将北方门户拱手让人。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完全正确。当宁家军挥师北上时,北狄人猝不及防,只能仓促应战。

沈轻歌巧妙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先围困几座边境要塞,引诱北狄主力前来救援,然后在半路设下埋伏。

三次交战,三战三捷,北狄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回草原深处。

第22章 被污蔑通敌的女将军(22)

收复北疆的捷报如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天下的每一个角落,宁莞之名也随之如日中天,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各地百姓听闻喜讯,无不夹道欢迎宁家军的凯旋。

那场面,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整个大周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不仅如此,许多州县的官员更是看清了局势,纷纷主动打开城门,归顺宁家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承瑾所统治的朝廷,却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内乱之中。

朝中多名大臣纷纷以称病为由,不再上朝。

而禁军中,也不断有人趁乱逃亡,军心早已涣散不堪。

眼见时机已然成熟,初春时节,沈轻歌身披战甲,英姿飒爽地率领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剑指京城。

这一路,势如破竹,她并未遇到多少像样的抵抗。

许多守城将领不过是象征性地放了几箭,便乖乖地打开城门投降,甚至还有些将领提前准备好酒食,前来犒劳宁家军,足见周承瑾的统治早已人心尽失。

当京城近在眼前时,一个意外的来客,在深夜悄然造访了沈轻歌的营帐——红袖。

这位曾长期潜伏在宫中的侍女,如今已满头白发苍苍,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看起来竟比实际年龄老了三十岁有余。

她怀揣着一个铁盒,那铁盒是她从皇陵秘密取出的。

“将军,这是先皇后留给宁家的。”红袖的声音沙哑而沧桑,“奴婢等了整整六年,终于等到了今天。”

沈轻歌神色凝重地接过铁盒。缓缓打开后,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封已经泛黄的信和一块残缺的玉佩。

信的内容,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营帐内炸开:

“吾弟远征亲启:瑾儿非周氏血脉,乃淑妃与北狄质之子。陛下已被毒杀……瑾儿即将登基……速逃……”

周承瑾竟然是北狄的血脉?!这个惊天秘密,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帐内的众将全都惊得呆若木鸡,半晌说不出话来。

“难怪……难怪他要与北狄勾结……”秦墨喃喃自语,仿佛终于解开了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