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线变动导致任务升级。”系统机械地解释,“宁莞的怨念不仅关乎个人生死,更在于国家命运。”
有区别吗?沈轻歌望着北方漆黑的天空,清冷的面容在星光下显得愈发坚毅。
无论如何,她都要继续前进。为了秦墨和云芷所做的牺牲,为了宁家军的名誉,也为了那些无辜受难的百姓。
快穿局的训练中有句话:任务者最大的优势不是武力,而是知道历史走向。
但现在历史已经被她搅乱,未来变得不可预测。唯一确定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她,将成为风暴的中心。
第20章 被污蔑通敌的女将军(20)
黑石峡的冬天,总是来得格外早。
沈轻歌静静伫立在峭壁之上,俯瞰着峡谷中那绵延数里的军营。
短短三个月,各地的宁家旧部纷纷响应号召,齐聚于此,人数已然达到万人之众。再加上北疆各部族派出的援军,总兵力已接近两万。
营地上空,袅袅炊烟悠悠升腾,与士兵们训练时此起彼伏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将军,新打造的弩车已安置妥当。”林焕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她身后,毕恭毕敬地禀报,“其射程可达三百步,完全能对城墙上的弓箭手形成压制。”
沈轻歌微微点头,紧接着追问:“新式铠甲呢,情况如何?”
“依照将军的独特设计,工匠们巧妙将铁片与皮革复合,铠甲重量相较之前减轻三成,防护能力反倒更强了。”
林焕语气中满是对沈轻歌的钦佩,“兄弟们都直赞叹,说将军简直是鲁班再世啊。”
沈轻歌心里明白,这并非古代鲁班的智慧,而是现代军事学知识发挥的作用。
她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结合宁莞的记忆,对武器装备、训练方法乃至后勤体系,都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改良。
眼前这支军队,虽人数不算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这个时代,堪称一支实打实的“特种部队”。
“边境那边有新消息传来吗?”沈轻歌神色凝重地询问。
“北狄大军目前还在观望。”林焕表情也严肃起来,“不过,朝廷已派五万禁军向北进发,此次由高德忠担任监军,对外宣称是去剿灭所谓的“叛军”。”
“叛军?”沈轻歌冷冷一笑,笑容里满是不屑,“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叛军,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密集的马蹄声骤然响起,打断了他们的交谈。
只见一名斥候快马加鞭飞驰而来,翻身下马时太过匆忙,险些摔倒在地。“将军!紧急军报!”他一边大声呼喊,一边迅速呈上信笺。
沈轻歌急忙展开信笺,随着目光移动,她的眉头渐渐紧锁。
信里的消息糟糕透顶:周承瑾竟与北狄暗中达成密约,不惜割让北疆三州土地;作为交换,北狄将派兵“协助平定宁莞之乱”。
更可怕的是,云芷被关在囚车中,随军一同北上,他们妄图在阵前对她施以凌迟之刑,以此震慑所谓的“叛军”。
林焕及其他将领听闻此消息,个个怒不可遏,纷纷主动请缨,要求立刻出战。然而,沈轻歌却格外冷静,果断下令:“传令各部,按第三方案准备。”
所谓第三方案,是沈轻歌深思熟虑后精心设计的一场心理战计划。
毕竟,正面战场上与敌军硬拼,己方胜算太低,必须另辟蹊径,从敌人内部进行瓦解。
当夜,沈轻歌将众将领召集至营帐内开会。营帐中,烛火随风摇曳,一张巨大的北疆地图平铺在营帐中央。
“朝廷此次派出的大军兵分三路而来。”沈轻歌边说,边手指地图,详细分析,“东路军由高德忠亲自率领,沿官道行进;西路军绕道落鹰峡;中军负责押送云医官,从河谷方向进发。”
“我军应集中全部兵力,先全力击破其中一路!”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将领猛地一拍桌子,大声提议。
沈轻歌轻轻摇头,说道:“不,我们要分兵作战。”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哗然。毕竟己方兵力本就处于劣势,这种情况下还要分兵,在众人看来,无疑近乎自取灭亡。
“大家先听我说完。”沈轻歌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东路军看似阵容最强大,实则最为薄弱。高德忠根本不懂军事,他手下士兵大多是京营里养尊处优的少爷兵。我只需率领一千精锐,便能将其击溃。”
“至于西路军,他们要途经落鹰峡。那里地势险要,我们只需派一支小队埋伏在山顶,利用滚木礌石,就能拖延他们行军速度。”
“而最为关键的,是中军。”她手指重重落在地图上河谷的位置,表情严肃,“这支部队才是敌军真正的精锐所在,也是我们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