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桓以为她不懂这些人情世故,笑意扩大了些,将手覆在唇边,低语道:“皇妹可莫要以为有那些便够了,那匈奴王庭可有着不少妃嫔,再加上那些朝野之中的武将文士......”
他摇着头,啧啧出声:“这些可都是需要金银打点的啊,你若是不在出嫁前多备些体己,到了那可是要吃亏的。”
晴方见她如此,虽然心下不爽,但还是勉强微笑,顺势道:“那便多谢二哥了。”
姬桓满意一笑,再与晴方寒暄了几句,便寻了个借口离去,只留下满地礼箱金银。晴方命蓝漆将这些东西收拾好,随后便坐在窗边,看着外边的秋意盎然。
若是在和亲路上不能脱困,到达匈奴时也该是来年草长莺飞的春季。
晴方坐在妆台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几封书信,想到后日就要启程,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这几日,沈昀昭送了几封信进蒹葭宫。字里行间,尽是匈奴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甚至细致到朝堂局势与兵力部署。
晴方知道,沈昀昭这是为了做万全的准备。若是自己命运使然,非要入那匈奴王庭,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她无意识皱起眉头,指尖打着颤。心中忐忑不安,触碰到那书信纸张,却忽的有一股力量涌上心头。
她该相信兄长的。
晴方想到这里,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缓,只剩下窗外的凉风贯耳。
从此之后,蒹葭宫的草木人情,再与她无关。
*
一日后,皇宫门口。
晨光熹微,浩浩荡荡的送亲队列绵延数里,明黄与朱红交织,彰显着皇家的无上威严。
京中的皇亲国戚几乎倾巢而出,就连那位缠绵病榻许久的中宫皇后,也在宫女们小心翼翼的搀扶下,强撑病体赶来。
晴方身着一袭明红锦绣婚服,金线绣就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振翅高飞。头上的七彩凤冠,由东珠、红宝石、翡翠等珍贵珠玉串成,每一颗都散发着温润光芒。
凤冠垂下的珠帘,如银河般倾泻而下,在她白皙的面庞上投下细碎光影,为她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风姿。
此刻,晴方手持羽扇,立于康帝面前。
康帝的左右,站着的是孱弱身躯的皇后,以及已经悲伤到不能自已的刘氏。
康帝负手而立,带着些许惆怅,重重叹了口气,“孩子,此去匈奴,或许再也不能相见,你一定要顾好自己啊。”
顶着日光灼灼,晴方望着他。
皇后虽然脸色苍白,却还是勉力微笑着,旁边的大公主稳稳地扶住皇后,她转过头,目光落在晴方身上,眼神里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怜惜。
晴方一袭明红嫁衣,在晨光下格外明艳,可她明白,这看似风光的和亲背后,隐藏着多少血泪。
第19章 送嫁路赤奇见晴方走过来,眼神微眯,……
晴方深吸一口气,敛下眉眼,缓缓屈膝,行以最庄重的大礼。她声音清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儿臣此去,定不负陛下所托。”
晴方眼眶微红,却强忍着泪水,接着望向不断抽泣的刘氏,“只求陛下不忘你我之约。”
说罢,她便深深叩首,起身时,已经将眼泪拭干,走向已经候在一旁许久的沈昀昭。
日光耀眼,沈昀昭一身银白铠甲,高扬的马尾发丝被微风轻轻带起。此刻的他,目光如鹰,手指下意识地压在腰际大刀上。
旁边的士兵们身着玄铁铠甲,手持长枪,枪尖上的红缨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若一片翻腾的血海。
他们两两相对,整齐地排列成一条笔直的通道,护拥着中间的晴方。
晴方立于车辇旁,凤冠霞帔在日光下璀璨夺目,她转过头,缓缓开口:“沈少将军,启程吧。”
话落,她便在七八个随亲侍女的簇拥下上了那精美华贵的马车。
沈昀昭心头微动,目光下意识追去,只见那香风已过,只留一片红色衣角。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修长有力的手指熟练地抓住缰绳,利落地翻身上马。
沈昀昭身姿挺拔,宛如苍松,他剑眉一扬,声如洪钟,向着整装待发的队伍高声喝道:“启程——”
刹那间,马蹄声、车轮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送亲队伍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缓缓向着远方行进。
晴方端坐在马车内,这里边宽敞得很,就算连带着蓝漆几个随侍女婢也是绰绰有余。
忽闻马车外面传来阵阵踢踏声,晴方抬手掀开红纱帘布,正见沈昀昭驾马于侧边,目光一丝不苟。
秋风习习,从少年将军的脸颊拂过,悠悠飞扬到公主马车之内。
沈昀昭被这凉风吹得微微侧面,正好对上旁边马车之内晴方抬手掀帘,那张本就与从前的沈晴方相似的脸庞,在这面帘掩映之下,更加相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