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不信我是他白月光(重生)(133)

作者:茶煮盐汽水 阅读记录

诏书里的封地不过是御案上朱砂轻点的虚衔,印在黄绢上的城池名讳,永远到不了她们的掌中。

仿佛是意料之中的,康帝皱眉拒绝道:“柔儿,朕知你心情,但这实在不合礼法,你这是要为难父皇吗?”

晴方抿唇笑了笑,早就知道康帝会如此。但如今毕竟她拥有着占理优势,就算希望渺茫她也要勉力一试。

晴方从刘氏怀中缓缓起身,刘氏仍满面忧色地攥着她的衣袖,少女却已挺直了纤细的背脊,青砖地面沁着寒意,她毫不犹豫地跪了下去。

“父皇容禀,儿臣远赴匈奴和亲时,便已将这副残躯许了家国。如今历经劫波归来,心若槁木,唯求一方清净院落,了此余生。”晴方缓缓俯下身子,重重将额头磕在光洁地砖之上。

康帝仍未松口,他按着眉心,“柔儿,你作为公主,要懂礼仪礼法......”

话音未落,殿内沉闷的叩首声却未止。晴方仍伏跪于地,前额重重叩在青石之上,一声接一声,如同钝器击打血肉。

殷红的血顺着她苍白的额角蜿蜒而下,在冰冷的地面上洇开一片刺目的红,可她仍不知疼似的,机械地重复着这自毁般的动作。

晴方哽咽咽下痛楚,一字一句坚定道:“求父皇恩准。”

刘氏眼见这血迹斑驳,一时间也着急扑了上前抓住晴方身躯,一同跪在旁飞快磕着头,一边喊道:“陛下,臣妾求您!臣妾愿意留在这里,但求陛下同意柔儿请求!”

晴方因为这剧烈的撞击神思已然有些恍惚,但在听见刘氏这番话后,还是连忙抓住刘氏衣袖,摇摇头轻声道:“母妃,我要带您走......”

话音未落,她喉间腥甜翻涌,一口鲜血喷溅在青砖地上,绽出妖冶红梅。指节用力泛白,却仍死死扣住刘氏的手腕。

自从从严崇德口中惊悉自己便是姬柔的真相,眼前妇人鬓角的银丝便成了她心头柔软的牵绊。这分明是十月怀胎的生母,她如何能在这种关头弃之不顾?

可刘氏表情决绝,亦是轻轻摇头,唇角扬起一抹微笑,道:“柔儿,你是带不走母妃的。”

说罢,她便转过身,继续磕着头。一边磕着直到额间皮肉血肉模糊,一边嘴中高声扬着:“求陛下恩准!”

晴方看着刘氏认真的神色,眼眶洇出眼泪。世间母亲大都如此,唯愿子女康健,沈将军沈夫人如此,刘氏亦是如此。

宋贵妃的眼底闪过几分复杂神色,沉默看了这对母女许久,接着从旁边走到她们身侧,出声向康帝道:“陛下,臣妾听闻辽东天溪城钟灵毓秀,民风纯善安宁,城郭之内既无金戈之声,亦无喧嚣之扰,最是调养病体的绝佳之地。”

/更多内/容请]搜索[频道:.

晴方怔然,有些惊讶地望向出声之处。她当然听得出来宋贵妃的言外之意。

所谓民风淳朴、兵甲了无,分明是向康帝暗示将她远贬天溪,既能解君之忧,又能顺遂她的心愿,不过是换了个好由头罢了。

再加上天溪地处辽东,若是来日匈奴侵袭,她若要自保便也只能求助朝廷,也算是将她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想到这里,晴方看着自己旁边狼狈的母亲,忽而明白为何宋颜能够这多年宠冠后宫,甚至压了皇后一头。

她靠的绝对不止是宋家的雄厚背景,还有那绝顶的察言观色城府。

康帝似乎是觉着厌烦了,又觉着宋贵妃所言实在有理,按着眉心垂眸道:“行了,那就依柔儿之言,十日后,带上蒹葭宫宫人去往天溪。”

直到现下,康帝依旧没能松口刘氏的去留。

晴方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康帝面色疲惫地挥了挥手,淡淡向她开口道:“好了,今日天色已晚,既然事情已然落定,便带着你母妃早些回去歇着。”

他根本没给晴方拒绝的机会,说罢便使了个眼色叫李汝海把她们母女二人给送出了通政殿,还装模作样的叫了几个太医到蒹葭宫。

宫门外夜色渐浓,銮驾早已候在通政殿阶下。

李汝海皮笑肉不笑地做了个请的手势:“陛下已备好软轿,陛下还特意吩咐太医院,选派了最得力的太医前去伺候。”

话里话外皆是不容辩驳的意味,倒像是生怕旁人不知皇帝对这对母女“关怀备至”。

晴方早知康帝如此面目,便也没有过多纠缠,只是小心扶住刘氏,在几个小太监的护送下平安回到了蒹葭宫。

天边雪色飞扬,白绒落在她还未干涸的额间血迹上,虽有痛感,但却并不是不能忍受。

晴方伸手护住刘氏额间伤口,用自己的温热手背将一切冰凉隔绝在外。此时的母女俩哪像尊贵的宫妃公主,倒像是城墙脚下卑微求生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