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原料,她的烧饼铺,真的要做到头了。
她扶着吱呀作响却空空如也的小推车,踉踉跄跄地走出巷子,清晨微弱的阳光照在她脸上,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第52章 金玉赛蟹饼赵金刀偷鸡不成蚀把米……
消息传到白景耳中时,她正在苏府后厨指导几个新来的帮厨处理食材。
她虽年少盛名,又得了苏老爷子的赏识,但却脾气温和,没有其他大师傅的暴躁脾气,苏府众人都很喜欢她,有什么消息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她。
被告知梅姐的遭遇后,白景正在片鱼的手微微一顿,刀刃精准地停在鱼骨上方半寸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冰。
“会宾楼,赵金刀。”她低声念出这两个名字,平静的语调下是压抑的怒火。
她没想到,对方竟如此下作,不敢直接冲她来,却去欺凌一个靠双手吃饭的老实小贩。
“白师傅,您看这……”管家也面有忧色,梅姐的事虽小,但会宾楼此举无疑是在打苏府的脸,更是对白景的警告。
白景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刀稳稳放下,用布巾仔细擦净手。
她看向管家,语气斩钉截铁:“烦请管家替我向苏老爷告假半日。另外,劳烦您派人去梅姐铺子附近看看,若有会宾楼的人滋扰,务必护她周全,她的损失,我来担着。”
管家见她神色坚定,知她重情重义,点头应下:“白师傅放心,老爷那边我去说,人手我立刻安排。”
白景换下苏府的衣裳,匆匆回到自己小店所在的街道。
远远地,她就看到梅记烧饼铺那紧闭的铺门,门口还围着几个探头探脑、低声议论的街坊。
看到她过来,众人目光复杂,有同情,有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谁都怕惹上会宾楼的麻烦。
白景无视那些目光,径直上前,轻轻敲了敲门:“梅姐,是我,白景。”
门内沉默了片刻,才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门栓拉开一条缝,露出梅姐那双哭得红肿、布满血丝的眼睛。
看到白景,她嘴唇哆嗦了一下,眼泪又涌了上来:“景娘子……”
白景闪身进去,反手关上门。
小小的铺子里弥漫着还未散尽的面粉和芝麻香气,却也笼罩着浓重的绝望。
案板上还撒着防止粘连的面粉,几个揪出的小面团干巴巴的撂着,表皮已经结出硬壳,却没人理会,往日早早烧起的炉灶也冷冷清清的。
“梅姐,事情我都知道了。”白景握住梅姐冰冷颤抖的手,声音沉稳有力,“别怕,有我在。”
“可是……可是他们断了我的原料啊!”梅姐的声音带着哭腔,“没有面,没有油,没有芝麻椒盐,我这铺子……我拿什么活啊?还有孩子上私塾的前……”
“活路是人走出来的。”
白景环顾这间小小的铺子,目光落在角落里堆着的几个大南瓜和一小筐胡萝卜上。
那是梅姐之前帮苏府寿宴的忙,管事见她喜欢,让她带回来一些边角料。
白景的眼神忽然亮了起来,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迅速成型。
“梅姐,你信我吗?”白景直视着梅姐的眼睛。
梅姐看着白景沉静而充满力量的眼神,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用力点头:“我信!景娘子,我信你!”
“好。”白景挽起袖子,“把你的家伙什都拿出来,面,我有办法。油盐调料,我也有办法。芝麻,我们暂时不用芝麻。”
“不用芝麻?”梅姐愣住了,烧饼不用芝麻就不香了呀。
“对,我们做一种新烧饼。”白景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她指着角落的南瓜和胡萝卜,“就用它们。”
接下来的半天,小小的梅记烧饼铺都在为了新品做准备。
白景招呼梅姐丈夫:“姐夫,去街口杂货铺买一些最普通、最便宜的面粉,这种面粉会宾楼看不上眼,大概还能买到。”
梅姐丈夫不愿意:“那儿的面粉味道不好,做出来的烧饼不香不酥。买不到好面粉也只是暂时不能赚钱,但如果口碑坏了,我家就再也做不了这烧饼生意了。”
白景道:“我知道,你听我的。咱们先做几个,如果不好吃,就不往外卖,留着自个儿吃。”
如此这般劝说一番,梅姐丈夫才裹了外袍从后门出去采购。
她又让梅姐找出家里存着的一点猪油、一小罐盐,还有花椒、小茴香、干姜片等几位基础香料,她自己则迅速处理起南瓜和胡萝卜。
南瓜去皮蒸熟,碾压成细腻金黄的南瓜泥;胡萝卜同样蒸软,用纱布挤出浓稠鲜亮的胡萝卜汁。
白景将这两种东西混合,加入少许猪油、细盐。又取了几粒花椒、小茴香和干姜片,放在干净的锅里用小火慢慢烘烤出香气,用石臼细细研磨成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