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者仁妃:纨绔世子快投降(377)

作者:陌缓 阅读记录

当然,这也正是她所想达到的效果。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听她接下来要说的话。

陆婳会心一笑,继续道:“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死去的被治疗的外,还有那三分之一活着、但又如闻爷所言,活得毫无价值的这部分人,该怎么办呢?”

“他们的命运该由谁去主宰?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活着的能力。”

“当他们的人生质量与人生意义毫无指望时,我们能做的只有毁灭吗?”

“今天的秋哥儿,在背负着命运的不公时,只能绝望哭泣。一个人的哭声自然撼动不了什么,可无数个秋哥儿的哭声加起来呢?有人能听见吗?”

“作为大夫,在我眼里,一个人的性命与千万人的性命并无区别,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能决定他生死的,只有律法与疾病。”

她抛出的问题,除了有切身体会的人外,根本没人会去深想。

第290章 论背古文的重要性

闻爷就更不会了,他是强者,强者永远体会不了弱者的无助与绝望。

只见他眉头一皱,道:“世子妃自己也说了,每个人都有活的权利,但不一定有活的能力。这样的累赘,除了一死,你告诉我,还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拖垮自己的父母亲人后,还要像虫蚁一般,肆无忌惮地啃咬这无数人用命换来的江山吧。”

陆婳目光淡静,掷地有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

出自《管子》里的四顺,旁人听不听得懂不重要,重要的是百里平一定听得懂。

他一定能明白‘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这个原则,就是治国的法宝。

他更加能明白,强者不压,弱者不护,就会失去平衡,对他这个君王百害而无一利。

背完四顺,陆婳又一次感慨,论多读多背古文的重要性。

万一要是不小心成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知识就是生命啊!

她在众人或惊讶,或震撼的目光中,只总结了一句话:“秋哥儿等人的命运,等于一个国家对待人性的态度,还望君上明鉴。”

对于封齐铮来说,今日的陆婳,又给他上了无比深刻的一课,关于治国,关于人性,关于命运和责任。

他内心激荡,就像涨潮,有许多情绪想表达,却又克制着。

最终,他带着些许哽意,补充道:“同样为人,秋哥儿们也需要在人群中得到尊重,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非躲在暗处以自卑的身份自处。”江钧附合:“历史以来,有许多大家、名家都是缺陷人士。生命有缺陷并不能代表生命就没有价值,只不过,他们所能体现出的价值,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包容度与律法的健全。”

早已停止了哭声的秋哥儿,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看向每一个人,悲伤道:“没有人愿意做废物,我愿意燃烧自己,但希望照亮的是旁人脚下的路,而不是无尽的冷漠的黑暗。”

陆婳听了,抿唇看了江钧一眼。

这话是他教给秋哥儿的,她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好!好!说的都好!”

这时,一连串的叫好声中,百里平从后面信步走来。

“参见君上,君上万福齐天。”众人忙跪拜,闻爷除外,他还是坐在软椅上,手里端着茶杯,似笑非笑:“君上这是何意?是怕崔大人判不好还是不敢判呢?”

三朝元老,可免君臣之礼,但真正敢做到的,怕也只有他了。

百里平也不介意,微微一笑道:“孤依稀记得,小时候孤常躲在大殿后,偷看闻爷与众臣辩事。今日心血来潮,忽然就想再体验体验。不得不说,闻爷之风采不减当年啊!”

闻爷放下茶杯,拱了拱手:“君上过誉。”

“君上请。”崔护起身,将百里平迎上高位,表情那叫一个千变万化。

方才去请示时,明明说好从轻发落,以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会儿,君上亲自出面,又是几个意思呢?

崔护不由看向闻渊,二人视线对上,前者轻轻摇头,后者眸色便愈发凝重起来。

至于陆婳等人,就很淡定了。

要说切身体会,因为长乐,百里平比任何人都体会深刻。

作为一个公主,就因生命残缺,尚且不敢正大光明地活着,更何况是一介平民。

这是一个父亲的悲哀,更是身为君王的悲哀。

整个难题,绕了一圈,最终还是落在了百里平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