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衍被她的反应弄得一愣,审视般看她片刻,才扬手道:“去吧,明日最好别让本王等太得久!”
更大的喜悦从韩玥眼底漫出,“是,民女告退!王爷再见!”
瞧着女子轻快似蝴蝶飞舞般的脚步,云衍几不可察地扬了下唇,匪夷所思。
明白人都知,他贵为晋王,深受天家信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管是在庙堂之上,还是御下治军,向来说一不二。言行更是代表了天家颜面,国之准则。
昨日,虽事出有因,但她确有出言不逊,若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自会教她如何安分守已,谨言慎行。
一般人只怕会因祸将临头而惶恐不安,她倒好,竟还觉得是殊荣赏赐。
要么,此女子脑回路太过清奇,要么,她当真是有话要说。
也罢,他倒要听听看,她还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元忠收拾完,正要告退,元福瞧瞧云衍复杂不明的神色,朝食盒扬扬下巴道:“把这个带出去扔了吧。”
元忠怔道:“这不是韩姑娘带来的吗?”
“是呀,听说天不亮就起来准备了呢。”元福面色一正,“那又怎样?正因是韩姑娘送来的,王爷才不能随便食用。”
福至心灵般,元忠没有马上执行命令,而是眨眨眼道:“为何不能食用?”
元福瞪他:“老话说食人嘴短,王爷若是食用,就等于是原谅了韩姑娘昨日的越矩行为。明日若姑娘道不出所以然来,王爷怎好责罚?”
元忠抿了下唇,心道,王爷心比磐石,别说几道菜,就是把整个江山摆在他面前,也不见得会改变他的想法。
但义父的话不能不听,元忠应了声是,伸手就去提食盒。
“曾几何时,襄州经年受戎人滋扰,百姓食不果腹。”云衍开口冷道:“粮食不能浪费,将就吧。”
此言出,气氛一下沉重。
元福永远也忘不了,五年前随先王爷初到襄州。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好多人连破瓦残窑都住不上。街边时常可见饿死冻死的百姓,元忠就是那时他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
为改变襄州境况,先王爷因过度劳累,两年后因病仙逝,由现在的晋王继位。如今三年过去,襄州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疾苦怕是许多人都忘了,但他们不能忘。
瞧着云衍与先王爷神似的坚毅容颜,元福轻轻拭了下眼角,“是,王爷。”
他将食盒里的菜一道道摆出,惊喜道:“没想到韩姑娘的厨艺竟是这般好!”
都是家常小菜,但菜色喜人,香气扑鼻,令人胃口大开。
“会验尸,会医术,会做菜…这韩姑娘可真是个全才啊!”元忠由衷赞了一句,又觉此刻提验尸,仿佛有些不合时宜,忙小心看云衍。
所幸,云衍并无异色,吃了几口后,问起:“北狄使者何时到?”
元忠:“回王爷,不出意外的话,七日后入城。”
云衍沉道:“加强城内防护,绝不可再出乱子,去办!”
元忠领命行事,元福却是忧心忡忡。
第23章 :戳人心窝
元福闷道:“王爷正在养伤,这戎人来得真不是时候。”
云衍正色:“不谈议和,等不到入夏必有一战。”
戎人共分四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云衍还是建威大将军时,多次带军,将戎人全部逼退至西北襄州境外。
后,封地襄州,父子联手,更是令襄州边境固若金汤,戎人入关不得,开始内讧,试图统一势力。
其中,又数南蛮最强悍,接连收复东夷、西戎,统一为南戎。
而北狄正好在南戎与襄州之间,且地大物博,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此次议和虽是北狄主动提出,但明摆着,是拿着筹码来谈条件的。
议和成功,北狄将成为天孰国最有力的防线,也等于是将战事直接拉远,襄州可保安稳。议和若不成,北狄自然会联手南戎,四支力量加起来,是不小的威胁,起码襄州在好几年内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天孰国不怕战,云衍更不怕战,但若能花很小的代价,换襄州安稳,他愿意一试。
元福知其中利害关系,叹了口气,话锋一转道:“王爷觉得味道如何?”
云衍这才察觉,他竟不知不觉间几乎吃光了所有的菜。
“一般。”不动声色放下筷子,云衍作势去拿公文。
元福笑得颇有深意,一边收拾,突然想起一事:“听元忠说,那日韩姑娘在义庄验尸一事,如今在城内传得沸沸扬扬。韩家医馆因此受到牵连,更受街坊邻居排挤。老奴猜想,应该就是这个原因,韩老先生才想将医馆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