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柯南:被迫全能的中村君(77)+番外

作者:我有一猫 阅读记录

听说那五人早在毕业前就获得相关部门邀请,未来一片光明。

中村则跟其他大部分同期一样,对提前邀请没什么指望,安心等待分配结果。

无论如何偏僻地警署,也都有一份养活自己的固定收入,不可能比他朝不保夕地求学日子更差劲。

毕业仪式在大礼堂举行,中村跟其他同期生都穿上了正式地制服外套,精神饱满。

上面的秃头领导絮絮叨叨,说着警察誓词、义务之类的洗脑词。

中村打个哈欠,强打起精神。

昨晚为了赶进度,熬夜到凌晨,听这种没营养的话题实在太催眠。

勉励坚持到结束,中村跟鬼冢班拍了一张集体合照。

他站在第三排左边位置,平静注视着镜头,并未被“奶酪”逗笑,也没有如其他人一般做着各种傻兮兮的手势。

这张毕业照拿回去,也不过是放在某个角落吃灰罢了。

班级合照散场,关系好的朋友三三两两约好去拍照。

中村无需在这浪费时间,回宿舍拎起早已收拾完毕的行李,向着大门走去。

恰巧围观到五位风云人物举着合格证拍合照的场景。

他们笑得很开心,相当干练帅气。

中村感觉他们几人在闪闪发着光。

注视几秒,转身离开,没入寂静的街道,远离警校的喧嚣。

第26章 大梦一场(下)(包含加更,二合一)

接下来的日子,他果然接到分配到辖区警署的通知。

那是一个位于东京边缘的小镇,任何人见面都能互相叫出名字的那种小镇。

这个小镇的前一任警员是当地人,到了退休年纪卸任休息了。

中村过去后,由那位老警员带着熟悉业务,几天后那个小治安室就归属他一人。

治安室内有配套的休息室,可以供他居住,只是吃饭需要自理。

小镇上有几家卖小吃的,中村每到饭点就过去,不出半月就跟镇上的人全部打了个照面。

这个镇子,基本只有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外出谋生去了。

小孩大多是读书的年纪,挺少见,常见的都是走路颤巍巍的老人。

中村的日常工作非常简单。

搀扶老人回家、帮忙更换灯泡、如果有老人吵架帮忙调解。

跟他在警校学的知识没半点关联,拆弹、谈判等技巧完全用不上。

小镇的景色非常漂亮,早晨沐浴着阳光醒来,收拾一下警署就骑着自行车四处巡逻。

这处小镇太小,连摩托车都没有配备,这辆自行车,还是上任警员自己置办的。

其实像这样的小镇,警员大部分由当地人担任,像中村这种外来的警员反而少见。

不过中村本就没什么野心,来到这里也并不介意。

只要每个月的工资按时到账,在哪工作都一样。

他和朋友弄的小店已经开张了,位于东京那边繁华的米花町。

他只负责出资金供货,经营权完全交了出去,只等领分红。

原本的客户他也都介绍到店里面去购买,不再私下联络。

经营人名为中村奈美,是几位同龄人中唯二的两位女性之一。

在晴美远走他乡工作后,这种主要面对女性群体的小店交给奈美打理是合适的。

奈美本人活泼开朗,不像其余几位男性那般沉默寡言,经营起小店也得心应手。

小镇上只有他一名巡逻人员,相当于没有假期。

那位老警员挺善解人意,主动表示可以在周末帮忙巡逻,放他周末回东京去探望家人。

也有当地的老人劝说中村将自己的家人带过去一起生活。

对此,中村只能找出家人在东京有工作这样的借口。

真相反而没必要讲。

那边的老人见到他本就一副心疼孩子的模样,发现他只能在那几家小吃店度日后,经常有人家叫他过去吃饭。

盛情难却下,他也去过几次,却也不好意思常去。

如果让他们知道他没有父母,肯定会更热情招待他的。

周末,在老警员主动过来顶班后,中村乘坐一天仅有一次的班车,耗费两三小时才回到繁华的米花町。

径直向小店走去,半路才发现前路被封锁,他对米花町这边的各种小巷又不熟悉,只得暂时停留。

马路中央车辆被拦下检查,一辆接一辆堵成一团,根本走不动。

不少车辆开着收音机,中村正巧听到里面的新闻。

女记者在呼吁炸弹犯解除炸弹的定时器。

周围零星的议论声令中村勉强拼凑出事件原委。

今天一早,警视厅接到歹徒电话,说是在某两地繁华别墅区安装有炸弹,如果警方提供十亿日元他们就解除炸弹,否则直接将那两颗炸弹引爆。